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7月31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自由谭
小说家和股评家
丰 言
  丰 言

  股市跌了再跌。在广大股民叫苦连天,深套其中的时候,一批炒股小说却能逆市而上,飘红大卖。此中秘诀不足为外人道,但终究东窗事发,遭人举报。

  最新报道指出,起点中文网多部炒股小说的作者们借股市大涨的东风,违规荐股,向股民转弯抹角地收取“荐股费”。九部炒股小说的作者摇身一变,从舞文弄墨的作家写手转职成为“股神”附体的炒股大师,通过唱多叫买,评股论盘,一举敛财三百多万元。涉及金额之高,远超草根散户们的想象。

  虽然有关事实证监部门还在加紧调查之中,但此类小说已经被相关网站屏蔽封禁,作者们也不复之前一呼百应,股民围观的壮观场面。曾经火爆一时的炒股小说,如同复制了中国股市的“熊样”,行情瞬间跌到了谷底。

  其实描写和讲述股市生态的文化产品长久以来就不鲜见。无论是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便已诞生的文学经典《子夜》,还是九十年代刻画了一代中国股民原生态的电影《股疯》,又或者直到今天仍在不停重播的香港电视剧《大时代》。这些小说、电影、电视,一直在提醒我们,股票与文化市场从来没有疏远过。

  作为与中国经济息息相关,与每家每户几乎都有交集的金融证券,可谓是观察与思考当代转型社会的最佳镜像之一。

  通过艺术的形式展现普通人的股票日常、股民生活,让一部小说记录一段人生,让一场电影给出一个历史特写,让一出电视剧浓缩一个社会阶层。这才是文学与影视艺术背后应有的使命和力量。

  很遗憾,网站上的炒股小说家们看来是忘记了本心。

  诚然,在网络上写小说,卖字赚钱大约是第一要务。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能因为利益当前,就视法律法规、道德诚信为无物。

  小说家不是不能写股评,网络写手也不是不能炒股票。只不过借着小说平台做金融推荐,靠着牛市大涨证明自己的铁口直断,是不是有失职业水准呢?

  真正的小说家又何必要靠推荐股票来扬名立万,真正的股评家又何必要靠写小说来发家致富。不能在自家的职业领域里做出一番功业,只能打着他家的旗号投机取巧,从中牟利,不免落人口实。

  所以当吃亏的股民举报,当证监部门行动时,是非黑白,水平高下,还能不真相大白吗?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时政新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2015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2015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记忆中的抗战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上海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新民资讯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5版:目击/街拍
   第A26版:互动
   第A27版:财经新闻
   第A28版:财经新闻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专版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5版:新民法谭
   第B06版:新民法谭
   第B07版:新民法谭
   第B08版:广告
政府网站当以“用户”为本位
原著党不能剧透
心理与面包同样重要
“曲线”驾考别一禁了之
逗你玩
小说家和股评家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小说家和股评家 2015-07-31 2 2015年07月3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