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8月03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警堂木”与“六尺巷”
赵诚
  赵诚

  “警堂木”的主人是许衡,“六尺巷”的主角是张英。

  许衡生活在十三世纪的宋、元时期,河南焦作人,官至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张英生活在十九世纪的清代,安徽桐城人,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

  “警堂木”是方警示之木,坚硬沉实,击案铮铮有余声,乃梨木雕成。说到梨木,又不能不提到与之相关的另外两件事。

  宋元之交,战乱之际,许衡领着他的学生逃难,途经一梨园,迫于饥渴的学生纷纷摘果充饥解渴,许衡则端坐园中,岿然不动。学生说,园为无主之园,梨为无主之梨。许衡曰:梨园无主,我心有主。之后,许衡入仕,每见宦场污浊,时时扼腕叹息。友人劝:时下世心无主,何不与世沉浮?许衡曰:世心无主,我心有主。遂辞官。辞呈曰:以权治国,不过当世;以利治国,不及三代;以德治国,长治久安。

  许衡殁,后人在墓侧辟一梨园以相伴。梨园硕果累累却无人私取。

  再说“六尺巷”。这条巷位于安徽桐城西南一隅。张英当年在京城任职,老家人与邻里为宅基地发生争执,官司打到衙门。张家千里传书,欲借张英官威,压倒对方气焰赢得官司。张英批诗一首回至家人: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见此,幡然醒悟,主动让地三尺。邻里见状,颇受感动,也效仿让地三尺,于是,一条供人往来的六尺巷通道由此而成,“六尺巷”由此而来。此巷鹅卵石铺就,长180米,宽2米,至今行人往来不绝。

  许衡与张英,相距五百余年,本无交集;一“木”一“巷”,也非同类之物,然就其物性人伦而言,亦还有相通之处:德性一也。

  为官者可鉴之,为民者可效之。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时政·要闻
   第A04版:时政新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2015年夏令热线
   第A07版:2015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8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第A09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第A10版:焦点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上海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财经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7版:专版/长三角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
   第A20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夜光杯
   第A25版:阅读/连载
   第A26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B06版:互动/新民健康
社区中心的两种箱子
踏破边关驱阴霾
“警堂木”与“六尺巷”
今宵灯谜
唯 一
陪你去钓鱼
不能忘却的历史(剪纸)
病房黑土情
车窗剪影出的都市
扫一扫,关注“夜光杯”
新民晚报夜光杯A24“警堂木”与“六尺巷” 2015-08-03 2 2015年08月0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