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8月03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夏令热线”
的意义
晏秋秋
  晏秋秋

  市委书记韩正,今年夏天“暗访”申城城市管理。不打招呼,轻车简从,知真情、知实情。用他的话来说:“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改进调查研究的方式方法。”

  韩正曾7次到访本报“夏令热线”,接听百姓来电。有一年他来接听电话,强调10个字: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按我的理解,民生小事,是上海这座城市的大事。“实”与“好”,是判断民生工作的两大标准。不钻研,不了解,就“实”不下去。不知情,不动情,就“好”不起来。

  今年的“夏令热线”,本报与上海广播电视台联手,继续为上海17位区县长提供知民情的平台——“区长面对面”大型访谈。至今接电的16名正职区县长,在听到一线百姓的诉求之后,或惊讶、或动怒、或自信、或纠结,都表示“很有收获”。而在一旁记录的记者,则深深感受到,上海这样一座大城市,情况实在是千差万别。不了解情况,不体察民情,简单“一刀切”的工作方法,必然实事做不好,好事做不实。

  接下去,市水务、交通、房管、市容绿化四大系统的负责人,也将按多年惯例,一一亮相“夏令热线”,倾听一线百姓呼声。一名多年接听“夏令热线”的局长感慨:“每年接听热线,感觉上是和一年工作在‘对表’。自己工作的感受,和老百姓对你的工作的感受,是否一样,有没有偏差,通过热线很容易听出来。”

  我想,“夏令热线”的意义,在于为百姓,提供“吐槽”的渠道;为政府,提供“原生态”的民情。这就是本报“夏令热线”23年来历久弥新的原因之一。“夏令热线”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只要你愿意倾听,我们就提供百姓诉求“大数据”!

  啰嗦一句。根据市领导的意见,“夏令热线”之后,本报还将持续关注上海其他民生话题,邀请多名局长到12319热线接听电话。读者诸君,敬请期待!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时政·要闻
   第A04版:时政新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2015年夏令热线
   第A07版:2015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8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第A09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第A10版:焦点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上海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财经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7版:专版/长三角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
   第A20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夜光杯
   第A25版:阅读/连载
   第A26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B06版:互动/新民健康
电梯安全怎么重视都不过分
“夏令热线” 的意义
当停车位 有了性别
立法者要善于捕捉人心经验
微信赌徒
郜艳敏的美与难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夏令热线”
的意义
2015-08-03 2 2015年08月0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