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8月03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新语
当停车位
有了性别
曹刚
  曹刚

  近日,成都一处高速服务区新添4个女士车位,比正常车位宽50厘米。两个多月前,上海兴义路一商务楼地下车库内也设计过4个加宽的女性专属车位,类似车位在合肥、长沙、大连都曾现身。

  女性车位最早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的德国,建立初衷不是为了降低停车难度,而是为了提高安全系数——照明好,离出口近,配有摄像头,能减小女性遭到骚扰或侵犯的概率。

  如今,关键特色走了样,“安全”车位被简化成了“宽敞”车位。从表面上看,为女司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利,相信这也是设计者美好的出发点。可是,不少女同胞却不买账,见到专属车位便不假思索地问:“你的意思是我们女人开车技术不如男人咯?”

  设置女性车位的基本逻辑是:女司机车技相对较差,所以应该设立一种更宽敞的车位,照顾她们。

  女性不善于开车,是大众对女司机的刻板印象,缺乏足够数据支撑,甚至还有调查显示,女司机事故率比男司机低。当然,这也不能证明她们技术更好,车技与事故本无必然联系。但“加大版”女性车位的出现,认可并加固了已有的刻板印象,继而加深了偏见。

  类似的刻板印象还有:女生英语有优势,男生数理化更牛。如果以此为由,设男女两个版本的考卷,难易不同,是否合理?

  同样加宽了的残疾人车位,和同样为女士设计的专用地铁车厢,与女性车位的设置逻辑都不同。

  残疾人车位之所以大,是因为他们行动不便,上下车需要更大空间,而不是因为他们的停车水平差。女士专用车厢之所以合理,是因为女性更易受到骚扰,先天力量更弱,这两点显而易见。而开车就是一项熟能生巧的技术活,只有熟练和不熟练之分,没有性别之分,女司机不是“车技差”的代名词。

  提供宽敞车位,挺好,但没必要刻意强调性别。大车位应向所有停车技术欠佳的人开放,无论新手、老人还是女性。好端端一个“菜鸟车位”,为啥非要贴上性别标签?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时政·要闻
   第A04版:时政新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2015年夏令热线
   第A07版:2015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8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第A09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第A10版:焦点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上海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财经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7版:专版/长三角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
   第A20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夜光杯
   第A25版:阅读/连载
   第A26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B06版:互动/新民健康
电梯安全怎么重视都不过分
“夏令热线” 的意义
当停车位 有了性别
立法者要善于捕捉人心经验
微信赌徒
郜艳敏的美与难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当停车位
有了性别
2015-08-03 2 2015年08月0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