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2:亲子阅读/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8月30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鲁兵的两首“奴尼”诗
刘绪源
  ◆ 刘绪源

  1955年,鲁兵创作了他早年儿童诗代表作《下巴上的洞洞》,写的是“从前有个奇怪的娃娃……有个奇怪的下巴”,下巴上有洞洞,饭粒老是往下撒。这是对孩子的批评,但写得妙趣横生,读来朗朗上口,孩子听得又害羞又喜欢。鲁兵将创作经验上升为理论,称儿童文学为“教育儿童的文学”。他那时的每一篇作品,都针对孩子的某一个缺点,一首诗就是一顿批评。当然,批评得很有趣,也很艺术。

  “文革”以后,他又写出了新的代表作《小猪奴尼》,批评的是孩子不讲卫生,不肯洗澡,结果脏得连妈妈也认不出它了,差点用扫帚把它赶走。这用的是夸张手法,读来还是非常有趣。

  然而,孩子的缺点终究是有限的,说来说去总是那么几件,作品的题材就越来越雷同(《小猪奴尼》与柯岩早年代表作《小猫和小弟》就非常接近)。儿童诗能否开阔自己的视野,更深入更全面地表现童心童趣和儿童生活?鲁兵在理论上坚持旧说,毫不松动,创作上却也开始了新的尝试。写于1987年的《小猪奴尼》的续篇《过生日》,无论其童趣还是文学性、独创性,我以为,就都胜过了六年前的“奴尼”。它写奴尼一早醒来看见了大蛋糕,那天是他生日。“砰砰砰……谁来了?”小象、小猴、小羊、小牛一个个来了,奴尼开始切蛋糕,刚分好,正要吃,“砰砰砰”,门又响了,进来一只又瘦又脏的小黑猫,他说自己没有妈妈,没有朋友,一年没洗澡,三天没吃饱。这太让人同情了,孩子们围上去,你一言我一语安慰他,帮他洗澡,奴尼还递给他一块蛋糕,他真的饿坏了,拿起来就吃。可这时,奴尼发现问题了,他愣住了,受不了了:

  大家笑着吃蛋糕,/奴尼瞪着眼睛瞧,/瞧着瞧着,/哇地哭起来,/他没蛋糕吃,/他没吃蛋糕。

  这是他的生日,这是他的家,可他居然“没蛋糕吃”!这让他委屈得哇哇大哭,一分钟前还开开心心,现在却伤心极了——这就是孩子。大家上来劝奴尼,从背包里拿出香蕉、蜜桃、紫葡萄,还有牛妈妈做的大蛋糕,小朋友们皆大欢喜。这诗中所表现的微妙真切难以言说的童心变化,就不是教育性的题旨所可包容的了。可见,至少在童诗中,文学毕竟还应大于教育。

  鲁兵上述作品都收在湖北少儿版《下巴上的洞洞》一书中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读者之声
   第A04版:民生调查
   第A05版:民生调查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街拍/目击
   第A09版:新民资讯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文体汇
   第A12版:动态/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聚焦
   第A14版:人物/文体汇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记忆/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译文
   第B08版:特稿/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2版:亲子阅读/星期天夜光杯
   第C01版:金色池塘
   第C02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C0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C04版:专版/金色池塘
阅读、认字、作文的简易回答
当当主题童书展
诞生了,螳螂!
看当当童书榜
《不可思议的旅程:彩虹国度》
鲁兵的两首“奴尼”诗
梦中的田园,纯粹的欢乐
我和儿子的阅读长跑
新民晚报亲子阅读/星期天夜光杯B12鲁兵的两首“奴尼”诗 2015-08-30 2 2015年08月30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