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4: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9月03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银杏韵
葛译友
  葛译友

  不知从何时起,故乡的土地上突然就冒出了许许多多的银杏树,成片成片的,仿佛就是一夜间。不甚起眼的银杏树,起初并不入人们的“法眼”,甚至受很多人“诟病”。二十多年光景,银杏就成了家乡的“宝贝”,充斥阡陌庭院,犄角旮旯都能见着它金贵的身形,故乡成了银杏的海洋。

  小时候,听父母亲说村子里有句谚语,“桃三杏四梨五年,无儿不栽白果园。爷爷栽,儿子玩,孙子手上才能使钱。”意为,桃树三年结果,杏树四年结果,梨树五年结果。据有关资料显示,银杏出现在几亿年前,和它同纲的所有其他植物都已灭绝,所以银杏又有活化石的美称。银杏树的果实俗称白果,因此银杏又名白果树。银杏树生长较慢,寿命却极长,从栽种到结银杏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结果,因此又有人把它称作“公孙树”,有“公种而孙得食”的含义,是树中的老寿星,具有观赏、经济、药用价值。故而,农村很少有人栽银杏树,儿时村里的银杏树虽然没有几棵,却是又高又大,挂满果枝。每至秋天,树叶金黄,撒满地面,甚是迷人,成为一道风景。踩着蓬松的落叶,伴着刷刷的声音,那是一种超然。故乡的银杏树虽然不多,但记忆深刻而美丽。

  如今,这银杏在老家农村只要有空地的地方几乎都能见到它,有的连种菜的篱笆也用银杏树替代。栽种银杏树用上了科学手段,培育快、嫁接结果也十分快,再不用眼巴巴盼着它结果。

  每回回故里探亲都要到银杏园走走,这银杏园根本望不到边际,看不穿也望不透,十几米高的银杏树只能从树干底部、树叶下往前稍看一些距离。置身银杏的海洋,被埋在这绿碧绿碧的海洋里,被这巨大的绿色世界包裹着,人就显得非常小。满眼温润翠绿的叶子,中间留出的小路像专门设计好的绿色长廊。这相互交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银杏海,让我想到森林覆盖率,想到中国的植被保护和森林覆盖率的世界排名来。是啊,倘若国人都有这样的劲道和兴致去种树,有这番植被意识,该是怎样一番景象。天蓝、地绿、水净绝不是梦!有了这种意识和重视程度,用不了多久空气质量就会大提高,雾霾就会渐行渐远。

  在这酷热难耐的三伏天,置身银杏海中,必有几许清凉给你,翠绿、碧纯,即便摇曳发声亦是矜持的身形,声响不大,却是节奏密集的耐听的那种,令人身心俱怡。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9·3抗战胜利纪念日大阅兵
   第A03版:9·3抗战胜利纪念日大阅兵
   第A04版:9·3抗战胜利纪念日大阅兵
   第A05版:9·3抗战胜利纪念日大阅兵
   第A06版:9·3抗战胜利纪念日大阅兵
   第A07版:9·3抗战胜利纪念日大阅兵
   第A08版:9·3抗战胜利纪念日大阅兵
   第A09版:9·3抗战胜利纪念日大阅兵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新民资讯
   第A12版:文体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夜光杯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9·3抗战胜利纪念日特别报道
   第A18版:9·3胜利日 守护永久的和平特别报道
   第A19版:9·3胜利日 守护永久的和平特别报道
   第A20版:9·3胜利日 守护永久的和平特别报道
   第A21版:9·3胜利日 守护永久的和平特别报道
   第A22版:9·3胜利日 守护永久的和平特别报道
   第A23版:9·3胜利日 守护永久的和平特别报道
   第A24版:9·3胜利日 守护永久的和平特别报道
   第A25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特别报道
   第A26版:战后70年 观德日反思·德国智者
   第A27版:战后70年 观德日反思·日本勇者
   第A28版:战后70年 观德日反思·访德手记
   第A29版:战后70年 观德日反思·访日手记
   第A30版:战后70年 观德日反思·专家视点
   第A31版:战后70年 观德日反思·史料回味
   第A32版:战后70年 观德日反思·光影之思
   第B01版:好吃周刊
   第B02版:美食大观/好吃周刊
   第B03版:好吃周刊/美食地图
   第B04版:美食专列/好吃周刊
   第B05版:新民楼市
   第B06版:广告
   第B07版:广告
   第B08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那年月,实难忘……
银杏韵
聆听太和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国画)
美国盲校的毕业生
新民晚报夜光杯A14银杏韵 2015-09-03 2 2015年09月0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