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送我一本他的译作——《美国佬是骗子》(译林出版社出版发行)。
译者原系北京知青,大学毕业当了翻译,在一次公务中遇车祸,不幸双目失明。凭着坚强与执着,他求学于美国盲校,并且把盲文教材中的英国现代短篇小说翻译成中文,他要把那些瑰丽的文学送给朋友们分享。
捧读着这本译作,想象着朋友跨越太平洋,飞翔于美利坚“海德里”学校的八年苦读;四年的孜孜翻译以及编辑、校对、审核时的万般艰难;年复一年地在盲文与明文间折转,在汉语与英语间周旋……那是何等千辛万苦的穿梭,何等上天入地的求索!鏖战于灼灼夏夜,骋驰于凛凛冬日,让万千个呆板的字母一个个变得神采飞扬……
一部披肝沥胆、呕心沥血的作品!读这部译作,是带着双重敬意的:对朋友的不屈意志和斐然才学的敬意;对二十世纪伟大作家的敬意!
面对久违了的外国文学,尤其是百年之隔的英国现代主义文学,那些晦涩迷离的象征手法、印象派、意识流……它们之于我,就犹如走进了英伦三岛雨季的迷雾,隔着重重雾障。我愿重回课堂,感受快乐的读书时光——为了朋友的成功和馈赠,也为了读懂好书。
当今社会,人们对于纯文学的关注与阅读已经日渐式微,评论界也基本漠然。于是用一千元押金换回一张上海图书馆的“参考外借证”,一头扎进图书馆,传记、自传性小说、散文、笔记、书信、日记等等,我眼前的迷雾方渐渐地被拨开了一点,又拨开了一点……
美国人写的《乔伊斯传》,厚如两块大砖头似的上、下集两部,九十八万四千多字,与乔伊斯一百万字的《尤利西斯》,字数几近相等。这部传记,我足足啃了一个多月。
一本本、一部部,如甘泉,似琼浆,源源不断地滋润着我那干瘪的脑髓,我尽情地在书海中遨游,品赏着顶级文学大师们相异于十九世纪的文学创新艺术;品读着一个个震撼的故事。读书更读人,作品即作家的人品。康拉德俯仰世界洞察人心的那道深邃忧郁的眼神;高尔斯华绥超越华丽世家的清醒与前瞻;劳伦斯为人生与文学历经死去活来的苦痛;乔伊斯不朽的才华、颠沛的命运与执着的坚守;埃里克·奈特的幽默、智慧与远见;弗吉尼亚一生多半游走在疯癫间,唯有文学使她清醒;曼斯菲尔德为她心爱的文学滴尽了最后一滴血……
徜徉在翰墨纸香间,感佩朋友的才智与毅力;分享伟大作家的人生悲喜;感应命运分分秒秒的律动。这是一次文学的朝圣,这是一次生命的叩问,这是一场灵魂的洗礼。
十日谈
我的阅读生活
走进中华书局总公司的大门之后……明请看本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