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先生说,昨天他洗澡的时候,十多岁的儿子独自一人在客厅,他的手机突然收到一条短信,内容是“中国好声音”恭贺他获得场外观众二等奖,请中奖者尽快领取,并缴纳5800元个人所得税。对方还称,如果不缴所得税,他们会诉至当地法院,要求5-10万元的赔偿金。蒋先生的儿子信以为真,就按对方要求填写了真实姓名、电话号码、地址以及建设银行卡号。
蒋先生洗澡出来,听儿子说到此事就判断是遇到了骗子,拦住他不要在手机上继续操作。“还好那张银行卡内没有钱,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记者查询到,今年8月以来,骗子假借“中国好声音”行骗的事,在微博、微信上被不少网友吐槽。骗子设立的“奖项”五花八门,有“幸运用户”“幸运观众”等,索要保险金、税款等,甚至还有人被“恐吓”合同违约,须缴纳违约金等,被骗者损失多则3万少则几千元。
昨天下午,记者和“中国好声音”制作方——上海灿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取得了联系。工作人员表示,近日,社会上出现一些不法分子以欺诈短信等形式,假借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栏目组的名义发送钓鱼网址,诱骗观众。事实上,“好声音”从未发布过这类信息。“这些都是欺诈短信,请声粉们不要相信。” 本报记者 陈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