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2:互动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12月11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瓷娃娃”无法下机 谁的错?
沈小栋
新民图表 制图 戴佳嘉
  8日,成骨不全症患者(易骨折)孙月因缺机舱轮椅,无法下飞机,航班和机场互相推脱谁来背,乘客因此滞留在飞机上近40分钟。因耽误到其他的航班,最后孙月建议地勤人员抱着她的腰,她的同事抬起她两条腿“走”出了机舱。

  对此,网友们怎么看呢?本报为此推出了民调,截至今日10时,共有3135位网友通过新民晚报APP、新民网、新民晚报新民网官方微博等平台参与了关于此事件的“新民调”。

  本次调查中,有逾三成(34%)的网友表示“是航班服务未尽责”。网友“lndhu”留言:“麻烦都是自找的,明明有规定民用航空器必须实现无障碍通行,你为什么不装备相关的设备?为什么你收了乘客钱最应该做到无障碍通行的却做不到?”

  但也有近两成(18%)的网友表示“乘客出行前应打算好”。网友“兔兔222”质疑道:“如果空乘背你的过程中出现意外,‘瓷娃娃’会怎么办?自己承担结果还是要求空乘赔偿?”

  此外,有逾四成(42%)的网友表示“该出统一规定”。网友“Akwadia蓝钻”认为:“多数人没见过‘瓷娃娃’也没接受过搬动‘瓷娃娃’的专业训练,万一不小心把这个‘瓷娃娃’弄碎了咋办?”

  另有6%的网友则认为“是机场推诿”。网友“zhyyu7117”表示:“机场方面有错,错在没有按要求配备无障碍设施。”网友“天藐赤城-李”也表示:“机场也有医务组啊,为什么叫救护车?残疾人又不是有什么生命危险、或者什么疾病需要用到救护车,她之前乘坐的二十多次都是叫的救护车?”网友“0aupno12nw”则认为:“合理便利,提供给他们,就不会有麻烦了。”

  从本次调查看,网友们更关注的不是具体追究哪一方的失职,而是更关心职能部门能否及早提供统一的规定,让类似事件有章可循。相比过去,如今航空服务的乘客人群总量已经呈几何级增长,原有的规则显然无法涵盖所有人群的需要,只有职能部门及早提供新的公共产品,航空服务业才能有效提高服务质量,航空业大发展才能有质的提高。     新民网记者 沈小栋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民生速递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互动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财经新闻
   第A15版:财经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家装之窗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夜光杯
   第A28版:连载
   第A29版:阅读
   第A30版:广告
   第A31版:要闻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5版:新民法谭
   第B06版:新民法谭
   第B07版:新民法谭
   第B08版:家装专版
“瓷娃娃”无法下机 谁的错?
张冠李戴
“徐惠新”与“徐维新”混淆
小灶进万里街道 老年人享受“互联网+”
广告
新民晚报互动A12“瓷娃娃”无法下机 谁的错? 2015-12-11 2 2015年12月1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