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时政·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上海全面推行司法改革一年多来成效初现~~~
上海全面推行司法改革一年多来成效初现~~~
上海全面推行司法改革一年多来成效初现~~~
上海全面推行司法改革一年多来成效初现~~~
     
2015年12月11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全面推行司法改革一年多来成效初现
从一张“签发单”变化看办案效率
宋宁华
  编者按

  司法改革推向纵深,自贸区改革进入“2.0”版,科创中心建设大幕拉开,城乡一体化步伐加快……即将过去的2015年,“改革”成为上海经济发展的关键词。十届市委十次全会即将召开,本报今起推出“改革进行时”专栏,回顾一年来上海重要改革举措的推进落实情况;盘点上海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继续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探索实践。

  王勇,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法院刑二庭法官。在上海司法改革中,他以助理审判员身份被遴选入额,现在是一名主审法官。作为办案主力,王勇深刻地感受到了效率的提升。“案件流转更快了,而且办案质量也有保证,今年我只有一个案子因为证据补充原因被二审改判。”说起办案,王勇言语间充满信心。   

  王勇的信心,正是上海在全国率先启动司法体制改革一年多来,改革成效初现的一个缩影。

  案件审理 法官责任制 

  让老百姓在每一起案件中感受到公平和正义,是司法改革的初衷和终极目标。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刑一庭,记者发现,司法改革前后的变化从两张不一样的案件“签发单”可见一斑:第一张是改革前的,从上到下印着“签发”、“审核”、“主送”、“抄送”、“承办单位”等栏目。   

  市二中院有关负责人介绍,“那时,部分案件就是这样层层向庭长、院长送审,最后由分管院长签发。判决书、裁定书等法律文书要待领导签发后才能定稿。”   

  再看现在的“签发单”,主要栏目是“合议庭成员联合签署”,合议庭三位法官一人一票。案子怎么判,合议庭说了算。这是上海司法体制改革试点中,落实办案责任制的一个缩影,“由审理者裁判,让裁判者负责”正在落到实处。 

  据悉,从去年本市司法改革试点启动以来,截至今年6月底,市二中院受理并审结的裁判类案件共计17984件,其中直接由合议庭评议后作出处理的案件有17590件,占97.81%。合议庭内部运行更加规范,“参而不审”、“合而不议”、“形合实独”现象有较大程度改进。

  遴选优才 不搞“一刀切”

  实行司法责任制,意味着对办案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压力,如何“好中选优”,将最优秀的人才纳入员额,是此轮上海司法体制改革的最大亮点,也是最大难点。

  谁能进33%的员额?上海没有采取论资排辈的传统管理方式,在审判员和助理审判员之间“切一刀”,而是设计了一套完善的公开遴选机制。   

  2014年12月13日,上海成立了全国首个省级法官、检察官遴选(惩戒)委员会,从专业角度提出遴选建议。记者在遴选现场看到,要入围,必须“过五关、斩六将”,经过申请报名、法官岗位承诺、入额基本条件审查、业绩考核、入额考试、审委会面试、上海市法官遴选(惩戒)委员会投票表决、党组审议以及公示等层次步骤筛选。

  上海二中院审判监督庭法官王亚勤,今年51岁,1985年进入法院工作后一直在办案一线。2008年调到审监庭,从事案件检察工作,是“监督法官的法官”。但因为近5年没有承办案件,根据法官入额规定,5年没有承办案件的审判员必须与助审员一样,除了业绩考核,也要专业考试。王亚勤和年轻的助理审判员们一样参加了首批入额考试,成为其中职级最高、年龄最大的“考生”,并顺利通过了考试,披上了“法袍”。

  据悉,经上海市法官遴选(惩戒)委员会确认或遴选,初步完成了4家先行试点单位人员的分类定岗。“没有用足33%员额,为的是给年轻人未来发展留下晋升空间。”上海市司法改革试点推进小组办公室主任王教生说。

  行使职权 独立不恣意

  针对社会关心的司法权力是否会滥用的问题,记者了解到,上海正积极探索加强监督制约机制。也就是说,法官、检察官有独立办案的职权,也更有明确的制约和监督。上海还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权力清单”,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凡在权力清单范围内的职责“必须为”,凡权力清单没有授权的“不可为”。

  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制定的《关于审判人员职责的规定(试行)》、《主审法官、合议庭办案机制的规定(试行)》等文件中,详细地规定了合议庭成员、独任法官的审判职责、院庭长的审判管理和监督职责等。   

  同时,上海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以及《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和责任追究规定》。还建立了执法档案,实行办案质量全程管控,严格执行错案责任追究。

  “改革不仅需要敢于放权,更需要善于管权,该放的一定放到位,不隔靴搔痒,该管的一定管到位,不放任自流,确保行使职权独立而不恣意,办案责任到位而不缺位。”上海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姜平说。   

  本报记者 宋宁华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民生速递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互动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财经新闻
   第A15版:财经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家装之窗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夜光杯
   第A28版:连载
   第A29版:阅读
   第A30版:广告
   第A31版:要闻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5版:新民法谭
   第B06版:新民法谭
   第B07版:新民法谭
   第B08版:家装专版
从一张“签发单”变化看办案效率
继续发扬“洋山精神”服务国家战略
上海非遗 传习地图 今天问世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明年部分节假日安排
新民晚报时政·要闻A02从一张“签发单”变化看办案效率 2015-12-11 2 2015年12月1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