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8: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申城推课程标准“绿色指标”综合评价改革~~~
申城推课程标准“绿色指标”综合评价改革~~~
申城推课程标准“绿色指标”综合评价改革~~~
申城推课程标准“绿色指标”综合评价改革~~~
申城推课程标准“绿色指标”综合评价改革~~~
申城推课程标准“绿色指标”综合评价改革~~~
     
2015年12月11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申城推课程标准“绿色指标”综合评价改革
增效减负 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
马丹
  一堂上新内容的初三数学课,老师居然只出了三道题、主讲时间不超过8分钟,剩余的时间全部留给学生自主思考、做题、小组讨论……昨天下午,在市教委主办的“‘绿色指标’综合评价的实践价值”现场会上,就有10堂这样的分别由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语数英等10门学科教师教授的“另类”家常课。

  近年来,本市推出基于课程标准的“绿色指标”综合评价改革,意在借助评价体系,推进教学方式的完善,让更多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学习成效不能靠“加量”

  市教委副主任贾炜曾观察过一所高中学校的课表。“一周课程排了40多节,每天都有数学课,每月还有月考,最晚的课堂到下午5时多才结束。课堂效果并不是加量就好,但我们仍存在只关注外在加量,忽略课堂内如何增效的问题。”

  这也是十多年来静教院附校校长张人利一直在做的事: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在他的推动下,一场名为“后茶馆式”教学的改革研究正在进行:将授课从“按自认为的学科逻辑结构进行讲解”,变成“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让其自行建构”,课堂从老师“讲堂”变成学生“学堂”。在市教委对全市中小学进行的学业质量综合评价最新统计显示,“教学方式指数”一栏,静教院附校数据高出全市平均40个百分点,获得了9分的最高值。

  “少讲话”并非工作量少

  “一方面,教师们要从传统上按照学科逻辑转换到学生认知逻辑的教学方式,不容易;另一方面,课堂里教师‘少讲话’,尤其是不讲‘学生能自己学会的’并不好办,而且为了应对孩子们自发学习提出的疑问,老师课前课后的准备反而更多了。”

  他回忆道,推行改革之初也曾遭到“全员反对”。不得已,他找上了当时分管物理学科的副校长周骏。“我的第一句话就是问‘你觉不觉得你上课话太多了’?周骏一句话就把我弹回来‘真的太多了吗?我们物理成绩全区第一’。”但是,张人利坚持要“试一节课”。于是,周骏在初二两个水平接近的班级里,分别用“老师主讲”和“后茶馆”的方法讲了同样内容。“半年后,全区物理质量检查结果公布,周骏说,我们做下去。”

  作文评语比作文还要长

  课堂上增效了,作业也要改革。在静教院附校,作业是分层的: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荣誉作业”,为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化辅导;作业形式也多种多样,有“长”作业,有“短”作业;有独立作业,有合作作业;有书面作业,有实践性、研究性作业,作业批改和反馈也讲求科学,甚至批改作文的字数超过学生作文的字数。

  据调查,在静教院附校,课外作业量比区平均数少了40%。有位语文老师,每学期只布置5篇作文作业。家长很快发现,虽然作文写得少了,但每篇作文精批效果却很好,教师点评比作文本身还长。“有学生修改重写后,老师会继续长篇评论。”张人利说,一般学生最怕写作文,但到了这个班上,学生从“写完拉倒”变成了“我要写”。

  贾炜说,现在的孩子被管得太紧,有些学校下课连操场也不能去。“孩子成长应该有更大的空间,不仅有物理上的,更要有心理上的。”

  本报记者 马丹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民生速递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互动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财经新闻
   第A15版:财经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家装之窗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夜光杯
   第A28版:连载
   第A29版:阅读
   第A30版:广告
   第A31版:要闻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5版:新民法谭
   第B06版:新民法谭
   第B07版:新民法谭
   第B08版:家装专版
沪上部分女白领改行学做月嫂
学生体验“360行”
“长者照护之家”2017年实现全覆盖
遇人昏迷“掐人中” 医生直言“不靠谱”
增效减负 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
广告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8增效减负 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 2015-12-11 2 2015年12月1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