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大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植物种质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主任王全喜教授说,模块化基质栽培通过制作固定形状和尺寸的种植盘,将基质放在种植盘中,绿叶蔬菜直接播种或育苗后移栽在种植盘中,蔬菜在种植盘中生长。种植盘放在特定的种植池中,种植池可以在地面建造,也可以安放在移动苗床上。种植池内可以根据需要灌注水或营养液,一定的水位可以使种植盘浮起,便于种质盘移动。同时,营养液可以解决蔬菜生长过程中需要的水分和肥料,实现真正的水肥一体化。其优点是解决过量施用化肥、农药带来的危害,为绿叶蔬菜种植机械化、智能化提供基础,且对土壤无特殊要求。
王全喜还介绍说,臭氧技术是既古老又崭新的技术,1840年德国化学家发明了这一技术,1856年被用于水处理消毒行业。目前,臭氧已广泛用于水处理、空气净化、食品 加工、医疗、医药、水产养殖等领域,对这些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为积极响应农业部《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及《上海市化肥和化学农药减量工作方案》,我们利用臭氧消毒杀菌技术,首次作用于蔬菜种植方法的改良。利用臭氧水定期对蔬菜进行病虫病菌防治,解决施用化肥和农药的残留等问题,提高蔬菜品质。其中涉及的臭氧制备系统及喷淋浓度等核心技术都已申报专利。”
以往,上海市场上的绿叶蔬菜绝大多数是市郊供应的,但近年来供应量却在不断下降,目前市场上本地供应的绿叶蔬菜只占到一半左右。而由外地供应绿叶菜,长途运输损耗非常大,储存期一长,对保鲜要求也很高,提高了成本,这也是为什么上海市场的绿叶蔬菜价格偏高的重要原因。上师大的科研团队在解决夏季绿叶菜耐热问题上下了功夫,重点开展了“不结球白菜耐高温分子机理与种质资源发掘利用”“菠菜抗逆基因挖掘与耐热新品种的研制”“番茄病毒的大规模鉴定及抗病品质选育”“绿叶菜病害防治型微生物肥料研究”“蔬菜虫害无公害防治”等,还进行了科技型阳台菜园研究并作应用示范。
在王全喜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试验的“阳台栽培区”里,长年栽种着各种常见蔬菜,如空心菜、小青菜、米苋、紫角叶、生菜、油麦菜等绿叶菜,有的“上了墙”、有的“爬上竿”。这些立体化的蔬菜培养系统,用的都是家庭装修中常见的管材,它们以镀锌钢管为骨架,将PVC管件当“花盆”,作为一个个栽培槽,外加类似养鱼设备的塑料水箱和小水泵,形成独立自动的营养水体循环。所栽种的也都是生长周期较短的常见菜,如小白菜在夏季只需3周即可食用,其他品种最长也不过45天。下一步,科研人员还将计划为市民家庭推出其他主题的种植项目,如“植物香料”阳台种植套装,以及“草本养生”阳台种植套装等。无土化阳台菜园目标是“傻瓜式”种菜,不仅可观赏、可食用,还可净化室内空气、调节空气湿度,相当于装上纯天然的净化器和加湿器呢。
首席记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