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路,就是挖掘深藏的传统瑰宝。刘曾复看着杨小楼和余叔岩的戏长大的,梅兰芳在他的书里,点名称其为行家。刘曾复生前说:“医学是我一生的事业,京剧是一生的爱好”,但是他在京剧界的名声更盛。他活到98岁,看戏看了90年,工余派老生,藏京剧脸谱,对角角落落都有深入研究。此次,《子胥逃国》的上演,展现了不常见的刘曾复版。
一条路,就是传承优秀的戏曲文脉。“京剧走向青年”20周年汇演,展现的就是20年来戏曲文脉不断。从1995年,上海京剧院在北京海淀剧院为首都高校师生演出《曹操与杨修》起,至今,师生纷纷从观众成为了京剧演员,并遍及京沪两地,辐射周边地区。昨天参演的还包括闸北一中心小学生吴东泰、杭州师大戏曲动画导演吴海峰等。
两条路,有着内在逻辑和因果关系。只有我们回望历史瑰宝,发觉其丰富多彩,才能绵延其中精华,展望传承文脉。看似巧合实则未必——刘曾复与青年师生,都不是职业京剧人。如此看来,戏曲早就沉淀在生活之中……
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