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了解到,在这场通过刚刚开通的异地远程审判系统进行的庭审中,在上海法庭里的两名法官与一名人民陪审员,从远程审判终端与地处安徽境内监狱的执行机关、检察机关代表及服刑罪犯“隔空对话”,完成对该名罪犯是否符合减刑条件的审查。庭审严格依照诉讼程序的相关规定进行。唯一不同之处在于,此次审理是通过远程审判系统,在上海一中院法庭内审判长的主导下推进的。法庭调查、法庭辩论直至罪犯最后陈述,两地视频对话全无阻滞,庭审全程清晰流畅。
据上海一中院前期调研统计数据表明,35%的减刑假释案件需要开庭或者提讯。为此,该院在此前本市辖区法院系统内远程审判成熟运行8年的基础上,于今年10月启动这项跨省市、跨系统的远程审判系统建设。在上海市高院支持和指导下,上海一中院攻克回声、网络链路复杂等技术难题,并运用计算机信息网络、高清流媒体传输、多媒体存储等技术,实现了上海一中院与白茅岭监狱法庭的点对点加密连接,建成了具有远程开庭提讯、远程打印、远程调试和自动开关机等功能的数字化高清远程审判法庭。
据介绍,此次白茅岭远程法庭的建成并投入使用,既能满足开庭和提讯审理亲历性的要求,又能节约来回奔波所花费的人力物力,还能确保监狱对押犯安全的需要。下一步,上海一中院还将借助该远程审判系统进一步扩大司法公开力度,让群众如同观摩法院内开庭案件一样,身在上海就能换领旁听证直接旁听监狱内公开审理的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