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主席在金砖国家领导人非正式会晤期间讲话
任晓(复旦大学中国外交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已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连续跃上新台阶。力量配置的变化会直接间接地带来秩序的变化,中国正在从国际规则的学习者转变为共同制定者甚至主动引领者,这是一个具有深刻意涵的重要发展和转变,在2015年进一步得到延续和加强。
2015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70周年,也是联合国成立70周年。在这一重要周年来临之际,中国作为重新崛起的大国出现在联合国舞台上,不仅像过去那样再次强调维护联合国的权威,发挥联合国的重要作用,而且宣布中国决定设立为期10年、总额10亿美元的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支持联合国工作,促进世界多边合作事业。中国还将加入新的联合国维和能力待命机制,决定为此率先组建常备成建制维和警队,并建设8000人规模的维和待命部队。很显然,中国在继续发挥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作用的同时,也承担起了更大的责任。中国更多地缴付联合国会费,坚定支持增加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在国际治理体系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宣布“中国在联合国的一票永远属于发展中国家”。
二战结束前后建立起来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已是千疮百孔,对这一体系进行改革的呼声不绝于耳,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更是将这种必要性显著地推到世人面前。然而,体现为向新兴发展中大国转移更多份额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方案受阻和原地踏步5年,直至不久前才在美国国会获得通过。与此同时,随着国力不断增强,中国已经具有一定的能力提供国际公共产品。提出成立亚洲基础设施开发银行(亚投行)的倡议,便是在这一方向上迈出的重要一步。2015年亚投行筹建取得了长足进展,众多亚洲和非亚洲国家纷纷申请成为创始成员国。年底亚投行正式成立,将于明年1月举行开业仪式。亚投行总部设在中国北京,股东资金实力雄厚,中国作为第一大股东,外汇储备充足,支持力度很大。亚投行的诞生实乃“应运而生”,这个“运”,最重要的是亚洲各国共同发展的需要和中国发展所提供的可能。亚投行将补充而不是取代现有的国际多边开发机构(尤其是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的职能,将与现有机构一起塑造未来的国际规则。
另一重要发展是金砖国家的新开发银行成立并开始运作。新开发银行是由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和南非五个新兴经济体共同建立的,总部设在中国上海。金砖银行法定资本1000亿美元,初始认缴资本500亿美元,在五个创始成员国间平均分配,实缴比例与亚投行旗鼓相当,同样为20%。它是战后历史上第一次由新兴经济体成立的多边开发银行,意义非比寻常。新开发银行面临的挑战在于成功开局后如何有效运营,为确立更公正合理的国际发展规则而积极探索经验。
如果说新开发银行是发展中大国的“重唱”,那么二十国集团(G20)就是发展中大国与发达国家的“合唱”。2016年将由中国主办G20杭州峰会,为中国进一步参与制订国际规则提供了新的机遇,其中包括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和重塑。在2016年峰会筹办过程中,中国将同各方一道,发扬同舟共济、合作共赢的伙伴精神,集中各方智慧,聚合各方力量,落实历届峰会成果,努力开创国际经济合作新局面。
临近年末,在巴黎召开了世界瞩目的气候变化大会,制定全球气候变化治理的新规则。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排放大国,中国团队本着负责任、合作精神和建设性态度参与谈判,为推动大会达成协议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