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流离不开姓的称呼。至于国人的姓氏有多少?据《中国民俗文化》一书记载,见于文献的中国人姓氏有5662个。这里仅列举5种姓,看看你自己能否全读对?一是盖子的“盖”;二是种树的“种”;三是黑白的“黑”;四是未雨绸缪的“缪”;五是复姓中的“万俟”。
上面列举的5种姓,正确读音依次为gě(葛)、chóng(崇)、hè(贺)、(miào“妙”)、mò qí(墨齐)。现实生活中,常见人们读错他人的姓,比如:区长的“区”,用于姓氏应读ōu(欧),检查的“查”,用于姓氏应读zhā(楂)。姓氏中的多音字、特别是陌生字和冷僻字,国人都应作为文化修养学一点。如果不懂装懂或“瞎蒙”,既是对人不尊重,更会让人看笑话。这不!某小学有位老师点学生的名,将“仝”(tóng同)和“逄”(páng旁)姓学生“瞎蒙”成“工某某、逢某某”,学生回家告诉家长:老师怎么不识字?社区有位姓“缪”(miào妙)的老同志,常听有人喊他老缪(móu),甚至瞎蒙成老廖(liào),老缪(miào妙)同志听后没反应,而错读者还以为这人架子大。
由此想到,预防类似笑柄不妨学点脑筋“急转弯”。这里说的“急转弯”,就是不懂开口问对方,查查字典免出错,切莫“想当然”随口而出,以杜绝不必要的误会和不悦。譬如:这人分明姓“乜”(niè聂),你错读成乜(miē)斜的“乜”,让人听了不高兴;那人分明姓“仉”(zhǎng长),你“望字生义”错读“几”,对方不知在喊谁,待明白过来纠个错,自己则会显得脸红又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