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焦点
     
本版列表新闻
~~~多点鼠标少交材料 预审预演便捷高效 信息共享公开透明
~~~多点鼠标少交材料 预审预演便捷高效 信息共享公开透明
     
2016年02月04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网上政务大厅“一网打尽”行政审批
多点鼠标少交材料 预审预演便捷高效 信息共享公开透明
范洁
新民图表 制图 戴佳嘉 图片来源 CFP
  本报记者 范洁

  新实践 新成就

  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是扁平式、网格化的服务。当“互联网+”服务政务,能否打破利益藩篱和信息孤岛,以创新推动改革,为市民提供便利?

  网上政务大厅是一种积极尝试。24小时、一站式、全流程,网上政务大厅与实体办事大厅的联动,为城市服务打开“新窗口”。

  智能服务线上“预演”

  虽是初次来到徐汇区行政服务中心,但新人小王和小丽对这里并不陌生,两人熟门熟路,直奔位于二号楼3层的婚姻登记处,出示预约编号,递交双方材料,到颁证室宣誓,一切顺利而从容,“因为我们已经在网上‘预演’过一次了!”

  原来,打开官方网站的3D实景大厅,就能身临其境体验办证流程、熟悉窗口位置,足不出户即可提前登记预约、查询材料清单和排队情况。除了婚姻登记,医保、出入境、就业指导等服务也纳入其中,徐汇区还计划将3D大厅推广至各街镇的社区服务中心,避免办事部门找不到、办理事项搜不着、办事指南看不见、办理流程搞不清等问题。

  这只是上海网上政务大厅建设的一个缩影。从实体到虚拟,从人工到智能,网上网下一体化,对市民与企业而言,提升了办事的便捷程度,而对职能部门,则提供了更科学更智能的方法。

  “例如,寒暑假是出入境高峰,即将到来的2月14日是结婚高峰,但是具体会有多大的客流?通过网上预约,就能一目了然。此外,我们网上预审,申请人来窗口可以直接领证。”徐汇区行政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王纾介绍,提前分流办事人群,科学增开办事窗口,动态调整窗口功能,网上政务大厅与实体政务大厅联动配合,收效明显。

  网站、微信、手机APP同步开通,也为居民提供多渠道政务服务。目前,徐汇区行政服务中心实体大厅月均接待量为6万人次,网站、微信的月均访问量突破20万人次,审批事项、办事指南、表格下载、网上反馈覆盖率实现100%。

  数据替代市民“跑腿”

  在位于外高桥的上海自贸区综合服务大厅,挂牌初期入口处排起长队、大厅内人声鼎沸的景象已不见踪迹,取而代之的是井然有序、高效快捷。

  改变,归功于网上政务大厅的“自贸区直通车”:借助“设立导航”,申请人能一次性获知办事的全部环节和材料清单,避免多次往返奔波;通过“一表申报”,能实现多个事项的网上备案和审批,还可通过快递直接领取结果。

  市工商局的网上名称自主申报系统,也让创业者“少跑腿”。

  名称预先核准登记,是所有企业办理登记注册的第一步,按照传统流程,从申领表格、到预审材料、再领取《名称核准通知书》,最顺利也至少要跑三次工商注册大厅。更令人头疼的是,由于名称资源限制,很多申请人取了十余次都重名,只得多次往返工商注册窗口,耗费大量时间。

  而现在,利用茶余饭后“碎片时间”就能操作。只要登录网上政务大厅,填报拟用名称,计算机通过智能检索,就能“秒回”预审结果。如果通过,系统会自动生成名称申请书,打印后直接去注册窗口换取正式的核准通知书;如果不通过,重新填报即可。

  “无特别要求的申请人,也不用为避免重名‘绞尽脑汁’,可以在网上挑选名称。”市工商局工作人员介绍,目前上海企业名称使用率在75%左右,意味着四分之一的名称过期失效,这部分名称进入网上可选用名称库,可以根据类别、字号挑选,通过核准率较高。

  市工商局数据,自去年11月上线以来,已有1100余家企业在网上自主申报名称,网上名称核准率由以前的3%升至25%,便捷的企业名称查询服务,让很多年轻创业者赞不绝口。

  功能集成打破“孤岛”

  网上政务大厅打破单点、分散、封闭的“各自为政”,“一次采集、多次利用”的数据机制,实现跨部门系统的整合对接和资源共享。

  例如,由市住建委、交通委、水务局、绿化市容局、规土局、环保局共同搭建的共享交换平台,就在去年防御汛期暴雨、“灿鸿”“杜鹃”等台风中发挥作用。以往,为巡查市区下立交积水情况,水务部门需要耗费大量人力,而通过道路交通监控网络与防汛应急指挥系统的对接联动,则为排水调度提供信息支撑。

  “网上政务大厅赋予每个事项‘身份证号’,串联相关数据奔走各个部门审批系统,流动共享,实现了跨部门、跨层级的并联。”市政府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室主任孙松涛介绍。

  以浦东新区开发的“外资企业七证联办子系统”为例,就实现了外资批准文件、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食品前置许可、海关登记证和印铸刻字准许证的无缝衔接,办理时限大幅缩减:原先,分别办理七个证照的承诺时限是30个工作日,联办后压缩到8个工作日。

  在网上政务大厅的“我的材料”“我的证照凭证”模块,就沉淀了市民历次提交的各类申报材料、办理结果、电子证照等,在办理新业务时,只要鼠标点击已有的身份、学历、税单等信息,就不需要反复扫描、提交、核验纸质材料。

  前台窗口“一口受理”,后台人工“并联办理”,信用、人口、税务、社保、民政、卫生等各领域的信息共享、比对、调用,也形成了网上政务大厅的数据库,可以避免企业和个人提供假数据、假材料、假证照,促进网上办事的诚信规范。

  行政审批规范“阳光”

  打造网上政务的“单一窗口”,办理事项“应进必进,一网打尽”,网络的公开透明,也对行政审批流程予以规范,将权力“晒”在阳光下。

  松江区网上政务大厅设置了“审批事项”“服务事项”“事中事后监管”等功能模块,将全区的政府采购、建设工程、房屋修缮、农林水利等一系列招标项目信息和招投标结果公示,全流程透明化,减少人为影响,既屏蔽和杜绝了围标、串标等行为,也吸引更多企业参与公平竞标。

  同时,还将“小型建设工程交易平台”“政府投资建设项目数据库”“建设工程投标保证金管理系统”等整合在“阳光交易”服务平台,并对区域内重点产业项目审批提供数据采集、分析、统计和报表。去年,产业项目审批时间减少68.3%,建设工程项目审批时限压缩三分之二。

  松江区行政服务中心主任赵宏卫指出,网上政务有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网上政务大厅应打造‘易服务’理念,以代表信息技术的字母e为基础,互动融合达到办事‘容易’,适应服务需求不断‘变易’。”

  杨浦区则将“三张清单”和办事指南上网公开,详细规定了部门、流程、时限等要素,减少行政不作为、乱作为、选择性作为,今后还将通过部门信息集成共享,做到一处上网申报、处处电子留存、服务限时办结,以此倒逼各行政机构优化流程、落实责任。

  截至目前,上海已建成覆盖全市的网络平台,初步形成网上政务服务“单一窗口”,并探索构建贯通三级的网上政务服务共享体系。确定接入市政府网上政务大厅的829项市级部门审批事项中已有675项完成接入,占总量的81.4%。网上政务大厅访问量已突破293万人次,网上办理事项9.5万件。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互动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公告
   第A13版:公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时令/新民健康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健康
   第B03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B04版:博览/新民环球
   第B05版:好吃周刊
   第B06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07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
   第B08版:资讯/市场之窗
网上政务大厅“一网打尽”行政审批
“打造政府服务‘单一窗口’”
新民晚报焦点A04网上政务大厅“一网打尽”行政审批 2016-02-04 2 2016年02月0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