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文体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传统文化扮美百姓生活5~~~寒假,国学课堂持续在上海升温
传统文化扮美百姓生活5~~~寒假,国学课堂持续在上海升温
传统文化扮美百姓生活5~~~寒假,国学课堂持续在上海升温
传统文化扮美百姓生活5~~~寒假,国学课堂持续在上海升温
     
2016年02月05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传统文化扮美百姓生活5
培养孩子君子气质
寒假,国学课堂持续在上海升温
乐梦融
国学修习 之 书法 之
国学修习 之 围棋 之
国学修习 之 茶道 之
  抚一曲琴、下一盘棋、写一幅字、泡一壶茶……寒假到来,高品质国学课堂里学员盈门。上海越来越多的家长们愿意给孩子们送到国学书院,挖掘孩子们兴趣所在,培养孩子们高尚情操。记者走访发现,琴棋书画的氛围是应试补课所无法替代的,中国传统文化无穷魅力吸引着全家老小共同参与。

  小火慢炖吸引人

  上海的国学修习氛围如小火慢炖,成规模的学堂大约在十家之内,成立近三年的“一心书院”是其中之一。两所校区分别坐落于联洋社区和徐家汇,是近年上海最具口碑的国学课堂之一。每逢周末假期,学院的热门课程都排满了日程。

  走入位于徐汇的课堂,可见书院的名字取自弘一法师的书法“一心”二字,质朴无华,弘一法师之字所表示者,平淡恬静冲逸之致也,笔画无锋,字体修长,通篇疏朗。“一心”二字亦言简意赅,幼孺皆识,一者,谓精专也,不偏、不散、不杂是书斋的文化环境,颇具古意,令人身心皆沉浸于传统人文氛围。

  周末是“一心书院”最热闹的时刻,学院分为10来个班级同时开课,启蒙国学、书法、国画、古琴、古筝、围棋、茶道、香道的班级,孩子们各得其所,都是童稚之岁的孩童还爱“串门”,拿着黑白子的窥见其他小伙伴画画,书法写得倦了去听人抚琴——一有散课,便穿过挂满丹青的长廊,去大厅看茶艺老师摆弄杯盏,甚至还能品啜香茗后,说出茶汤的甘味短长。“上课的孩子们都爱喝茶。”

  “只因在传统文化里,可以安顿身心。”“一心书院”创办人庞小清说。

  不为应试为生活

  诗、书、礼、乐的传统文化的修养,并非当今孩子们在学校里“通勤”必备,那么让孩子研习国学的现实意义何在?孩子学习国学,到底快乐不快乐?

  不少家长把孩子送来从开蒙读物学起。幼龄是道德品德和人生志向做启蒙的时刻,学龄孩子还会添加诗词格律的启蒙。“中国经典的语感之美与琴棋书画都是相通,中国传统文化的濡养,让孩子沉淀出君子气质。”在过去,为了求卷面整洁来练书法,但如今急功近利者少了,越来越多的家长愿意把孩子送来书院“熏陶”。

  在联洋校区,诸多家长有着西欧的生活体验,走出国门越发感受到,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自己的宝贵的竞争力。将孩子送来国学书院,其实是告诉孩子身份,告知孩子们“我是谁”,养成一种有修养、有气度的生活方式,做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

  期盼孩子将来成为书画家的家长是少数,但打开了学养和素养,调动了学习能力,国学教育让孩子们受益匪浅。

  在书院,家长和孩子当同窗的例子比比皆是,孩子参加了开蒙课程,家长在休息时坐不住,也会报名学书法、茶道或者香道。

  本报记者 乐梦融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互动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财经新闻
   第A16版:专版/新民健康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5版:新民法谭
   第B06版:新民法谭
   第B07版:新民法谭
   第B08版:家装之窗
   第C01版:特刊
   第C02版:特刊
   第C03版:特刊
   第C04版:特刊
文化休闲点不挂“免战牌”
培养孩子君子气质
读者在哪里,服务就到哪里
沪籍用户可开通免押金办证
新民晚报文体新闻A18培养孩子君子气质 2016-02-05 2 2016年02月0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