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要做就自己做
一年后,赖建法的父亲病逝,扔下一大笔外债,靠代课老师的那点儿收入,说不定猴年马月才能还清。于是,他放下教鞭做起了木材生意。他没像赖梅松那样单枪匹马地自己干,而是在姨妈开的公司里做。1994年,他成立了自己的公司,然后移师杭州。赖建法加盟的灿华速递是一位亲戚办的,这家公司在快递江湖名不见经传,没什么实力。赖建法不仅没赚到钱,还搭进去八九万元。好在他的木材生意做得还不错,心态也比较好,对快递重在参与,不在乎赔赚。不过,他跟赖梅松聊起快递时,也认为这是一个有前景的领域,应该介入。
赖梅松与赖建法本来就是五服之外的远房亲戚,赖梅松是秉信公三儿子的后代,赖建法和赖玉凤是秉信公大儿子的后代,赖梅松结婚后,因赖建法是赖梅松的夫人赖玉凤的堂兄,这样一来,他们之间的关系又进了一层。
2001年,申通历经“八年抗战”已在华东确立了霸主地位,版图从长三角辐射到华南、华北等地,年营业额突破10亿元。聂腾飞车祸身亡后,陈德军接管了申通,这个个子高高、性情温和、曾经屡败屡战的木匠变得像乔治·巴顿似的雄心勃勃了,计划3年内申通的营业额像冲浪似的冲上30亿至50亿元;员工扩容到15000多人,独立网点增至430家,覆盖全国600个以上城镇;每天运送包裹突破20万票,每月运送包裹突破600万票,还准备把快递做到香港地区……
这是何等雄心壮志,气吞山河!
赖梅松怦然心动了,木材生意做得再好,即便做成亿万富豪,富可敌国,那也没法跟陈德军他们比。他们将歌舞乡的农民带出了大山,过上了好日子,甚至像商学兵那样成了百万富翁。他们是当代英雄,歌舞乡的英雄,桐庐县的英雄,民营的英雄,中国农民的英雄!
一天,赖梅松吸一口烟后,问商学兵:“如果开一家快递公司需要多少钱?”
他的烟瘾很大,一天要好几包,几乎烟不离手。
商学兵愣住了,他从没想过。加盟申通,把温州网点鼓捣成今天的样子,他不仅知足,甚至还有点儿骄傲与自豪。他的确该骄傲,该自豪,一个初中还没毕业就进城闯荡的穷小子,一个在桐庐县城大街小巷蹬了四年三轮车的农民,仅仅四五年的工夫就在温州打出一片天地,每天接1000来票,年收入一百来万,这是何等的了不起!这已超出当初的期待,没事就偷着乐吧,见好就收吧,哪还会想自己开快递公司,自己当大老板?
商学兵抓了抓头皮,盘算一番,说:“嗯……我想怎么也得四五十万吧。”
赖梅松眯起眼睛,猛吸一口烟:“我的意见,要做就做自己的!”
“自己做?”
商学兵惊诧不已地望着赖梅松,自己鼓捣赖梅松做快递两年多,他说啥也不撒口,没想到这一撒口就要自己做,不做加盟商,这也太出乎意料了。
商学兵对赖梅松很是敬佩,敬佩他的人品,为人厚道,讲究信用;敬佩他的能力,白手起家在木材市场打下了江山;敬佩他的稳重与执着,轻易不表态,一旦表态就会做到底。
“好,我跟你一起干!人,我有人,你只要出钱就行了。”商学兵说。
“我一年可以投入30万元。”赖梅松爽快地说。
不管怎么说,商学兵在申通也是一路诸侯,年收入还在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赖梅松这边有什么?没有网络,没有平台,没有经验,能否成功还是个未知数。这是什么?是对赖梅松的信赖、尊重和敬佩!
赖建法听后也表示跟着赖梅松一起做。什么叫人格的魅力?也许这就是。
2001年10月,歌舞乡秋高气爽,一派秋收的景象。赖梅松、赖建法、商学兵回来了,他们回到创业的原点,要积蓄力量再次出发,目标更为远大。他们是歌舞乡的有钱人,是佼佼者,是成功者,而且他们还亲如兄弟,他们都生于1970年,属狗,在这个世界上,还有比狗更忠诚的动物么?没有!他们各自打拼10年多,又被快递聚在一起。他们要拧成一股绳,干一番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