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再苦,上海人也在追求美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 包亚明
李伟华等的老照片,反映出了普通上海人的生活态度、方式和精神状态,那就是无论在哪个时代、条件如何艰苦,上海人都不失对家庭和社会的关切,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精致生活的不懈追求,这是上海人最为鲜明的特色,也是这座城市最让人迷恋的精神风貌。
而李伟华作为普通的上海女子,其旧照和故事被大量转发可以看作是上海及其居民自我认知上的开拓。城市精英的传奇固然吸引人,但普通人的生活和精神状态更贴近大家的日常生活,反而能引起更大共鸣。
上海,说到底是属于无数在这个城市中生活过和生活着的普通人的,他们的人生经验,喜怒哀乐,他们对未来的愿景,也许普通和微小,但却是这个城市宝贵的精神财产。相比于物理性的城市景观和物质性因素,这份馈赠更加难得和珍贵。这些记录普通上海人的老照片也具有学术价值,由这些记录可更直观地认识城市的发展,更深入地感受生活的变迁,更真切地体味个人生命经验的演绎。我们可以建立一个互联网平台汇聚更多人的影像记录,将具备更高的学术价值。
老照片证明上海摄影文化
《上海摄影史》主编、上海大学教授
王天平
上世纪30年代是上海民族工业发展的鼎盛时期,在这样的经济文化浸润下,当时上海市民生活中的商业、时尚消费,几乎完全不输同时代的发达国家。于此背景下,上海作为国外摄影器材最早流入之地,成为了中国摄影发祥地之一,这些都在李伟华照片中得到了集中体现,而老照片也是老上海拍照时相关技术、科技成果的反映。
对当下审丑现象的反思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谢静
李伟华热反映了对人性美的追寻和渴望,反过来可以看作对当下审丑现象的一种驳斥。许多被称为“女神”、“男神”的形象事实上都是包装出来的。而从这一系列老照片所阐述的故事中,我们能够发现主人公是一个能在大起大落的时代变革背景中保持优雅的女性,散发一种内在的人性光辉,这是令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感动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