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拉韦尔迪在接受伊朗半官方的迈赫尔通讯社采访时披露这一消息。她说:“锡斯坦-俾路支斯坦省有个村庄,里面的所有男子都被处死了。”
莫拉韦尔迪没有提及村庄名称,也没有说明这些男子的人数以及是被同时处决还是分批处决。
锡斯坦-俾路支斯坦省是伊朗最落后的地区,文盲率、贫困率、婴幼儿死亡率很高,人均寿命全国最低,毒品犯罪猖獗,因此导致的死刑率也很高。
莫拉韦尔迪认为,政府需要对死刑犯的家人负责,向他们提供帮助。“(被处死男子的)孩子长大后可能会成为毒贩,可能会为死去的父亲寻找‘复仇’机会,可能需要(通过贩毒)养家糊口……政府以前缺少对这类家庭的资助。”
莫拉韦尔迪说,鲁哈尼政府重启了之前被砍掉的家庭资助项目,将其视为国家发展规划的一部分。她说:“我们相信,如果不去支持这些人,他们有可能会犯罪,这也是整个社会都要对死刑犯家属负责任的原因。”
伊朗与阿富汗相邻,后者是全球主要毒品生产与来源地,伊朗在禁毒方面面临严峻挑战。批评人士说,伊朗对毒品罪处以死刑,对禁毒并没有起到明显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