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成立中通网络互助基金
“我亲爱的中通家人们!”赖梅松站在主席台上,平实而亲切地说。一股暖流在那些背井离乡,漂泊在外的员工心里涌动,总部仲裁部的刘兰波一下就热泪盈眶了。
“在接下来的5年中,我迫切想要实现的一个心愿,就是要让每一个中通人拥有健康的身体,快乐的工作,幸福的生活……为了这一心愿,我将全力以赴!”
这是2011年中通总部迁入新基地后的第一次全网大会。俗话说,“人靠衣服马靠鞍。”企业又何尝不如此呢?新基地占地50亩,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集办公、分拨、仓储、生活于一体。中通精神抖擞,9月6日,中通快递全网络日快件量达到1013881件,突破百万大关,成为用最短时间跨入我国快递行业“百万俱乐部”的企业,以中国民营快递巨擘的姿态屹立在上海青浦区华新镇。
青浦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快捷便利的交通优势,距离上海虹桥国际机场仅6公里,距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也不过40公里;东西方向有通往西藏的318国道,延伸至云南的320国道,连接苏州的苏虹公路,通向杭州南京的沪杭高速、沪宁高速、沪宁铁路;南北方向,有北到黑龙江、南到海南三亚的同三高速。另外,青浦区距上海港45公里,距上海港集装箱码头约50公里,还拥有西大盈江、东大盈江、淀浦河、毛河径等可通500吨位船舶的航道16条。
“这块地一定要买下来,要咬牙坚持给它买下来!”赖梅松跟赖建法说。“三通一达”都在租房租场地。2006年,中通年盈利仅400万元,投入的租金就240万元,占上一年盈利的60%。赖梅松一直想拥有自己的基地。
赖建法在2007年调到总部任常务副总,这一对儿小时候连睡觉都舍不得分开的小兄弟又可以朝夕相处了。也许在这个世上赖建法是最能读懂赖梅松的,在许多重大决策上,赖梅松都得到他的力挺。2009年,中通口袋里仅有2000万元钱,赖梅松却在董事会提出投资1.2亿元建新基地,这究竟是意识超前,还是蛇想吞象?
董事会上,赖建法力挺,顺利通过。这事儿哪是举举手,表决一下就完事的,前期投入至少要3000万元,那1000万元差额需要他们5位股东集资。中通自成立以来,股东没分过红,还要再筹资,压力不小。不过,股东信心很足,2009年中通的业务量为8900万件,预计2010年将会突破1.5亿件,利润差不多能翻一番,这样的话一年多也就还清了。
这句话赖梅松过去说过,每次说都让员工感到心里热乎乎的,甚至有几分感动,今天有所不同了,这是站在自己的土地上,在自己的“家”里说的,就像回到了天井岭,回到那个一家杀猪全村人都有肉吃,有一家熬糖二十几家的孩子的嘴巴都是甜的,有一家盖房子其他家都去帮工的温暖过去时。在他心里,中通就是一个家,每个员工都是家人,彼此要善待,要相亲相爱。
2010年年底,中通已有8万多员工,90%是一线员工。有调查显示,快递员约78%来自于农村,90%左右为男性,65%为不到25岁的年轻人。这些来自农村的年轻人家境很差,快递员是交通事故的高发人群,占交通事故的30%左右,一旦出事,对他们家庭来说就是灭顶之灾。
俗话说,“人有旦夕祸福,马有转缰之灾。”8万多员工就是8万多个家庭,25万多口人,哪年没有几人十几人染上重病?一病拖垮一家人的事实在是太多了。赖梅松的岳父岳母都生过大病。岳母术后要用一种抑制癌细胞药物,每周就要两万多元钱,仅这一种药每月就得10万元钱。这笔钱对自己来说算不了什么,完全承担得起,可是那8万多“家人”摊上这事怎么办?
赖梅松提出了一项重要的提议:成立中通网络互助基金。当“中通家人们”遭遇车祸、疾病、火灾等天灾人祸时,可以得到必要的帮助。网络互助基金怎么操作?前所未有,不仅申通、圆通、韵达没搞过,其他民营快递也没搞过。有人说,按照公司和网点的规模大小收取费用。赖梅松深思熟虑地说,每张面单加价一分钱,作为中通网络互助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