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体检行业发展空间巨大,但现状是,体检行业的“服务链”很短。顾沈兵认为,目前不管是公立医院还是民营机构,体检者的依从性都不高。“现在体检作为企业提供给员工的福利,公司让你去哪里检查,你就去哪里检查,有些公司三年更换了三个体检机构,机构储存的健康数据不连贯,加上体检报告大多由公司工会、医务室等统一提取,缺乏体检医生面对面的个体化解答分析,对体检者来说,这种不完整的服务让体检的意义打了折扣,且大多数体检机构本身也并不具备后续的医疗服务能力和健康管理能力。
“让更多的市民享受体检、健康管理、医疗服务,再到康复甚至是养老服务——这是体检机构最有价值的作用,可惜现在还没有被开发利用起来。”顾沈兵告诉记者,每年,健康教育所都会根据一些数据进行分析调研,做出相应的健康提示,但工作人员却发现,市民的体检数据方面仍然相对空白。他认为,大健康和互联网+的概念下,体检、医疗、康复及养老行业融为一体,大数据的重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体检行业应当承担好这一角色。
目前,体检机构记录了消费者某一时间的身体健康状况,未来还可以依靠统一的平台或者客户端将健康数据进行实时监测,用于后续的个体健康管理、群体健康影响因素分析,当然,前提是这些延伸服务必须普及,且体检数据尽可能准确。
本报记者 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