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3月12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谁是受益者
薛 松
  薛 松

  老同学在一个古镇聚会,途经一家明亮夺目的蛋糕店,大家被玻璃橱窗内各色外表鲜艳漂亮、散发着奶油巧克力香味的糕点深深吸引,于是走了进去,各自挑选一份西点,坐在沙发上品尝。

  分享完毕,两位女生主动把桌面擦净,将剩余物品丢进垃圾桶。一个女店员径直朝我们走来,她瞧着干净的桌面,以为我们没有消费,提示道:“只有在本店消费的人方能入座。”我们跟她说明情况,她不信,仍坚持要我们“消费入座”。

  店里的沙发几乎都空着,纵然顾客没有消费,坐一会又何妨?况且我们已是事实消费者,大家心中颇有不忿之意。

  店员见我们还不消费,要求我们立即离开座位。幸亏有一位女生端着两杯咖啡赶来解围。她是为争取同伴的“入座权”而被迫去消费的。店员见此却说:“不行,两杯咖啡只能提供两个座位,其余几位还需‘消费入座’。”之后,直至弄清了真实情况,店员才允许我们入座。

  我想,有意占小便宜的人不会太多,在可能的情况下,商家在满足实际消费者使用的情况下,不妨尽量考虑得周到一些。因为这里还有着一种社会责任,比如:年迈的老人走累了,进店找个座位小憩一下,如遇上该店硬是索要入座消费,再加一个最低消费,会不会让老人感到尴尬?再如,有人在旅游中身体不适,他倒并不想喝茶吃糕,只是想歇一会,店员不予理解,统统以没有消费而拒人于门外;还有的情况是,来了两个人,一个消费了,而另一个因为没胃口吃东西,只是作陪,把他赶走,似乎也不通情理了。

  其实,商家与其硬要顾客消费入座,不如根据具体情况做点免费入座的善事,让无数受到关爱的顾客自愿消费,那么,最大的受益者还能是谁?不难想象。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全国两会·关注
   第A03版:全国两会·话题
   第A04版:评论/专栏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中国新闻
   第A08版:3·15专版
   第A09版:3·15专版
   第A10版:互动
   第A11版:文体汇
   第A12版:动态/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动态
   第A14版:聚焦/文体汇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阅读/连载
   第A20版:广告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04版:理念分享/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个人理财
   第B06版:基金纵横/金市汇市/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上海花城/陆家嘴金融城/金融城周报/上海物业
   第B08版:上海花城/陆家嘴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海外传真/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音乐时空
   第C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C06版:文娱台历/国家艺术杂志
   第C07版:家装专版
   第C08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谁是受益者
老邻居
岁朝清供
藏而不露
按揉太阳穴保健康
瓜纳华托:色彩与穿越之美
新民晚报夜光杯A18谁是受益者 2016-03-12 2 2016年03月1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