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天,我们大抵会见到各大唱片公司踌躇满志地推出一些新碟。借此机会,笔者想说说去年下半年的新录音与这个春天我们将看到的几张新面孔。
首先是去年九月格拉斯的歌剧盒装《海滩上的爱因斯坦》,从1976年,视觉、戏剧大师罗伯特·威尔逊(Robert Wilson)的导演版首次公演以来,这部动辄四、五个小时的歌剧一直让人爱恨交织。耐心的你应该会发现,剧中和爱因斯坦现实身份联结在一起的,是有多处场景的,如“核”、相对论,或反映现代科学之秩序等等。不过就笔者直观感受,除了费因(Tim Fain,是格拉斯最钟爱的当代小提琴家)的独奏让人回想起爱因斯坦在业余时间的操琴,音乐的主体内容还是对神圣、崇高宇宙氛围的大段烘托。你会心生疑窦,从头至尾那单一的循环感,就根本上而言是否是与歌剧赖以生存的戏剧性相悖的。
撇开离奇的架构不提,格拉斯所用歌词,更多的也是你我难以理解的音节碎片。想要听一首传统咏叹调?还真是对不住了。等候着您的,恐怕只有一股流动状的催眠力量——否则,观众又能在格拉斯营造的“太空船”里做些什么呢?我忽地想到,当代哲学的这句格言真是适合《海滩上的爱因斯坦》:“环、道和圈是会让人不安的。“
仔细想来,饱受争议的格拉斯毕竟还算是一个幸运儿, 正当现代物理之父被格拉斯抽象化或符号化时,另外一首同选题的歌剧:东德作曲家德绍的《爱因斯坦》,处境则可怜得很——迄今为止我们只能买到同样来自东德的苏伊特纳指挥版本(1996和2008年各有一版,分别率领柏林国立歌剧院乐团和佛罗伦萨五月节日乐团)。和格拉斯不一样,德绍的剧情较为现实:爱因斯坦作为一个“人”,对核能量的不定未来怀着纠结与自责,无疑被出了一道人性——科学的两难命题。
接着要说一说去年秋天的另外一枚:Challenge Classics公司出品的布鲁克纳第一交响曲。由范·茨维登(van Zweden)指挥荷兰广播爱乐。实话实说,我总是对布鲁克纳的新唱片较敏感,可能是因为,好的布鲁克纳演绎太难得,由于作曲家一定程度割弃了“花活儿”,故需扎实细密的气质积淀,于指挥、乐团都有不同于单纯“宏大交响”的要求,往往比好的马勒或瓦格纳更难做到。
据说巴伦博伊姆率柏林国家歌剧院乐坛今年2月也已发行了新的布鲁克纳全集,蒂勒曼和杨颂斯也都瞄准了最(可能)有听众市场的布鲁克纳第九。相比而言,范·茨维登的像是矮人一截的小弟。他之前断断续续录过许多首了,这次选择了较冷门的第一,我的兴致倒是来了。布鲁克纳第一奇特在于从始至终有一种生命的喜悦在里面,动态的对位法有之,灵动的节奏变换有之,唯一不见了的是晚期布鲁克纳里势大力沉的合奏与深邃的寂静,特别是自我反省的关节眼少之又少。企鹅手册里曾将丁特纳(George Tintner)带领苏格兰乐团和斯克洛瓦切夫斯基带领萨尔布吕肯乐团的版本列作最佳,可惜我都没有听过。记得从视频上看,范·茨维登指挥时的力量感和舞蹈感十分强烈,而与萨瓦利什或卡拉扬的版本比对时,你会发现这一版之魄力有过之而无不及:柔板几乎是我听过的布一中最慢的一个,范.茨维登的耐心与沉着,还捎带着点苍白发憷的迹象;而他的谐谑曲快得吓人。
说实话这样的对比在布鲁克纳里是冒了一定的风险的,多亏有Challenge Classics上佳的录音质量与荷兰广播爱乐清晰到极致的声部区分,作为惬意感的补偿。听完范·茨维登棒下的风生水起,你大概会承认那些布鲁克纳迷们的夸大是对的:第一交响曲是他唯一一部不需要修订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