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一年一度的母亲节。作为每个人人生中最重要的角色,妈妈们可谓是家庭里的全能超人,她们往往集教育者、榜样和朋友的多重角色于一身。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妈妈们而言,更年期是一个必须艰难跨越的门槛。
更年期的症状主要发生在45岁至55岁这一阶段的女性身上。由于激素水平的急剧变化,不仅会导致身体钙质流失,伴随夜间盗汗、性情多疑、情绪暴躁等更年期症状出现,其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会随之升高,近年来更成为更年期女性死亡的头号危险因素。
■ 关注心血管健康,警惕更年期风险
根据研究表明,更年期前的女性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为4%,而更年期后的女性则上升至36%,因此更年期后女性更易发生心血管疾病。女性在进入更年期后,伴随着雌性激素的缺乏,加之“三高”、肥胖等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心脏的自身保护力大大退化,心血管变得更加脆弱,因此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也显著增加。同时,由于女性的血管一般都比较细小,细小的血管不仅更容易阻塞,并且将会给手术治疗和防止术后复发增加不小的难度。因此女性更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自身的心血管健康,针对更年期女性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及时进行有效的筛查,以确定自己的心血管危险水平,尽早做好防控措施。
■ 积极防控护健康,辅助药物来帮忙
在日常生活中,更年期女性首先应当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当锻炼,控制体重,戒烟戒酒,和家人、朋友多进行沟通,保持愉悦心情,在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里,更有利于更年期女性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
同时,更年期女性除了自我调整之外,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将引起相应的心血管症状,还应当通过药物进行辅助治疗。对于已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女性及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应使用心血管病二级预防治疗药物,如阿司匹林。目前,公认低剂量阿司匹林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能起到预防各种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作用。阿司匹林作为一种有效的预防手段,更被《女性心血管疾病预防指南》推荐为“应长期服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