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5月23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古老木鱼声
李海流
  李海流

  童年的乡村总有太多的记忆,然而最使我魂牵梦萦的却是换香油敲的木鱼声。大概是在每家每户开始做早饭的时候,外面便传来“笃——笃——笃”的木鱼声,声音沉闷却又浑厚,伴着那淡蓝色的袅袅升起的炊烟,便给人一种很古老的感觉。

  其实,我是在听了这种声音好几年之后才真正明白这声音到底意味着什么。

  母亲做饭,我总是在一旁烧火,至今还记得偶尔天气潮湿时,点火不着,我在锅台前被熏得流眼泪的情景。有委屈也有对母亲的怨恨吧,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边揉着眼睛,边跺脚,嘴里面还骂骂咧咧的。这时候,外面就传来“笃——笃——笃”的木鱼声了。于是,母亲便恐吓我:“赶紧好好烧火,要不然就让外面的老和尚把你带走!”

  小时候是会相信这样的话的,就连现在觉得很可笑的一些话那时都会相信呢!比如曾经有人说我不是妈妈亲生的,是从村头的沙沟里面扒出来的,我居然相信了好久。所以,就害怕起那个木鱼声来。有时候,也很想跑出去看看和尚究竟是一个什么样子,可是,母亲总是大声斥责我,不让我去看。

  后来,发生了一件很巧合的事情。

  有好几次,当木鱼声响起的时候,母亲就端着一些芝麻出去。母亲出去之后,那木鱼声居然停了下来,不过,一会儿木鱼声又响起了,但却渐渐远去。这时母亲也回来了,手里拿着一瓶褐色的香油!

  我就问母亲,你出去换香油的时候见过那个流浪的敲木鱼的和尚么?母亲却从来不正面回答我的问题。

  不过,终于有一次,当木鱼声响起,母亲又端着芝麻出去的时候,我便悄悄趴在门缝里面看到了那个“和尚”的真面目了。其实我原本老早就可以这样偷看的,但是连我自己也觉得好奇怪:“以前怎么就没有想到能这样做呢?”

  原来,那个敲木鱼的并不是我想象中的穿着长长的灰色道袍,拿着圆圆的饭钵,剃着锃亮的光头,头上还被烟灰烧了六个小点点的和尚,而是一个穿着深蓝色旧褂子的汉子,腰上系着大概原来是白色现在却已经变黑了的帆布围裙,推着一辆大轮自行车,车的货架上带着一个油乎乎的驮篮,里面又装着黑乎乎的油桶。哦!原来是一个换香油的。

  为什么他不吆喝却只敲木鱼呢?别人又怎么会知道木鱼声响了,就是换香油的来了呢?至今我也想不到一个科学的解释,不过,大概这是他们做香油的老祖宗约定俗成的规矩吧。这个声音并不是天天都有,而是十天八天才能听到一次。

  后来我才明白,其实这香油在那时候是比金子还贵的东西,一般人家是不能常常吃的,一年也不过用芝麻换那么几次,有的人甚至这样算账,我不如把收了的芝麻卖钱去买几斤肉吃了!

  后来我还明白,其实很多美好的事情是不需要张扬的。正如这沉闷的木鱼声声,送来的却是滴滴醇香!

  十日谈

  乡野之歌

  母亲编织苇席,是湖畔童年最美的风景。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财经新闻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互动/新民健康
不“入伙”
故友马平
网购快递 (中国画)
自从他戴上耳机
南方的雨
红军长征八十周年纪念
古老木鱼声
新民晚报夜光杯A18古老木鱼声 2016-05-23 2 2016年05月2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