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权威声音~~~
权威声音~~~
权威声音~~~
权威声音~~~
权威声音~~~
权威声音~~~
     
2016年05月27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权威声音
以翰墨书香养浩然之气
李泓冰
  饱经苦难的中华民族,能蹚过浩荡五千年历史长河而屹立不倒,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这是绝无仅有的奇迹。文化传承,是要有载体有传人的,希望就在孩子们身上。

  两年前,教育部公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增加书法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明确要求小学高年级要熟练书写正楷字,体会汉字的优美结构;初中要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美感与意境。

  可以想见,当千家万户氤氲的灯光下,都有一个孩子,在用稚嫩的手,敬畏地握住毛笔,屏息静气,诚心正意,敬畏地临摹书写,看那墨迹慢慢慢慢地洇开来,丝丝缕缕渗进宣纸……幼童与书法的关系,在中国的历史上曾非常紧密,却在浮躁喧嚣的现世,蓦然两下里彼此遗失。同样遗失的,更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绵绵情意。与文化母体的疏离,会让一代人都难以挣脱与精神家园隔绝的无根之痛。

  希望各地的中小学,不要看轻且疏慢孩子们与书法的亲近。运笔的方圆分明、刚柔相济,或可体味天圆地方、外圆内方的中国气派;纸墨铺陈、笔到意到,或可感知怡神养性、飘然出尘的精神境界;积年累月、日习百字,或可善养自我砥砺、坚忍不拔的浩然之气。

  “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努力,需要很多力量来推动”。书法进课堂,毫端蕴秀、笔墨含香,寄寓着传统文化的接续,寄寓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文明力量。(李泓冰 刊今日人民日报 本报有删节)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民生速递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互动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2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街拍/目击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5版:新民法谭
   第B06版:新民法谭
   第B07版:新民法谭
   第B08版:广告
加分“瘦身”有利教育公信
幼升小与前途
长幼有序
以翰墨书香养浩然之气
巨龙却被小虫咬
百度真在反盗版吗?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以翰墨书香养浩然之气 2016-05-27 2 2016年05月2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