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来电】
嘉定工业区内原先一片闲置的“空地”,集卡轰鸣声、电焊作业声、工具敲打声,几股噪音交织在一起,从早到晚响个不停,搅得周边企业员工和附近居民无法工作和生活。
记者和执法人员前往调查,原以为是噪声和气味扰民问题,没想到这个“空地”竟非法经营成集卡“4S”店,背后还牵出了违法改造黄标车的问题。
【现场调查】
近日,记者跟随市环境监察总队到现场查勘。超过20辆崭新的集卡在大门一侧露天停放。一名工人告诉记者,近40余亩的地被分割成两块,一块专做停车场,另一块是修车厂。
修车厂内,东一辆、西一辆地停放着新旧不一的集卡车。油漆桶、氧气瓶被杂乱堆放着。一名工人正戴着简易护目镜,拿着电焊枪,对准一处集装箱钢板焊接。
一位开橙色集卡的司机说,自己是来修补车尾部的碰擦的。他是这里的“老主顾”。“这种‘小修小补’就像补个自行车胎,不花什么钱。更大的生意,是改装黄标车,说是给车子换上净化装置,又能‘上路’了。”
一名焊工承认,一般他们利用车主“急于上路”的心理,告诉他们经过简单更换尾气处理装置等设备就能“万事大吉”,“至于后面的事情,我们就不管了。”但市环保局工作人员表示,本市对黄标车一律采取报废措施,不存在所谓“改造达标”的说法。一旦发现黄标车上路,将立即查扣、处罚。
【热线回音】
经查,该企业未做任何环评,其喷漆工艺存在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无组织排放。企业负责人承认,他们曾在外冈镇被查处过,本想在这里“东山再起”,没想到刚来三个月,又被捉了个正着。
黄标车是未达到国Ⅰ排放标准的汽油车,或未达到国Ⅲ排放标准的柴油车。嘉定区环境监察支队副支队长陈洁表示,黄标车改造纯属子虚乌有,所谓的净化过滤装置大多是劣质零件,会给车辆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本报记者 徐驰
明日热线预告
■ 9:30-10:30
普陀区环境保护局局长 陈亮
■ 14:00-15:00
奉贤区环境保护局副局长 王惠平
互动平台
■ 市民服务热线:12345
■ 新民晚报热线:962555
■ 手机客户端:“新民晚报”投诉专区
■ 微信公众号:新民爆料(xinminbaol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