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新视界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6月12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工合”精神建美国突袭队
姜燕
  在八一三淞沪抗战的战场上,卡尔逊第一次听到了一个词:“工合!”他起初以为是“合力工作”,但后来知道并不准确。但在他的战地踏访中,他确切地感受到这个词的真正含义和力量。哥大东亚图书馆中国研究馆员王成志说,1940年到1941年,卡尔逊以平民身份第四次赴华,主要是观察和了解八个省的600多工业合作社在抗日战争中的发展和运作情况。由此次对工合的考察,将“通力合作”的“工合”一词引进美国,使这个词成为普及的英语词汇“gung ho”。

  中国之行让卡尔逊深信美国和日本的冲突和战争不可避免,中共八路军游击队很多战略、战术、思想和作风值得借鉴。1941年4月,他再度参加海军陆战队。1942年早期,晋升中校,指挥新成立的海军陆战队第2突袭营。罗斯福总统的儿子詹姆斯·罗斯福也在该营服役,任卡尔逊的副手。

  第2突袭营成员由卡尔逊亲手挑选,参考八路军的模式来建制,被称“工合营”。该营纪律严明,但不刻板教条;实行官兵平等和民主集中制;每周一次“工合”会议,共同讨论训练、作战计划,总结经验和教训,以及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工合”也成为第2突袭营鼓舞士气的口号。

  1942年8月17至18日,卡尔逊受命率第2突袭营200多人突袭驻扎太平洋吉尔伯特群岛的马金岛上的日军和设施,几乎全歼驻岛日军80余人,占领电台、油库和机场,成功完成突袭使命。虽然此次突袭使第2突袭营队员立即成为闻名全国的英雄,但9名突袭队员牺牲,海军陆战队员总共牺牲达30人,海军高层有人认为损失太大,怀疑突袭队价值。1942年11月4日至30日,卡尔逊率第2突袭营突袭所罗门群岛的瓜达尔卡纳尔岛,歼灭日军近500,只牺牲16位队员,为海军陆战队史上最成功的战例之一。

  后卡尔逊因染疟疾而住院,出院后任基于马金岛突袭大捷的电影 《工合》的拍摄顾问。   

  首席记者 姜燕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目击/街拍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中国新闻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动态/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动态
   第A12版:2016法国欧锦赛
   第A13版:2016法国欧锦赛
   第A14版:2016法国欧锦赛
   第A15版:新民资讯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记忆/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C01版:金色池塘
   第C02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C0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C04版:老三届/金色池塘
用“工合”精神建美国突袭队
卡尔逊小传
100件中共珍贵史料重回中国
新民晚报新视界A07用“工合”精神建美国突袭队 2016-06-12 2 2016年06月12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