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时政·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6月28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穿越95年,感受建党神圣时刻
邵宁
  经过120天的改建布展,一大会址纪念馆完成了基本陈列的更新,“伟大开端——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陈列”将于7月1日与参观者见面。今天上午,记者一走进兴业路76号,就被展厅里浓浓的艺术氛围所感染。

  步入大厅,映入眼帘的是整整一面墙的巨型浮雕,上面雕刻了15个人的半身像,他们就是参加中共一大的13位代表和2位共产国际代表,背景上是“本党的纲领如下……”等文字,层次分明,富有震撼力。这是序厅。之后,在“前赴后继救亡图存”和“风云际会相约建党”两部分中,董必武的瓜皮帽、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用过的砚台等珍贵文物都陈列在这里,还有一组八幅铜版画也很吸引人,讲述的是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故事。

  二楼的第三部分“群英汇聚开天辟地”,有一组生动的群雕,较少采用的白铜材质给人物增添了冷峻的厚重感。一群人围坐在一张会议桌前,他们服饰、姿势、表情各异,但目光都注视着右边一位戴眼镜男子。这位男子就是李达,他正在宣读着什么。原来,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的神圣时刻,在雕塑家洪涛手中定格了。“本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就是这组群雕的名称。展厅里还有一个“中共创建初期的活动”板块,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上海所开创的多个历史“第一”。

  最后的尾厅以追梦和缅怀为主题,只见头顶是一片碧蓝的天空,飘浮着朵朵白云,不时有一群白鸽飞过。参观者面前是一大块屏幕,不断出现一位位战争时期烈士和建设时期英雄的照片。站在展厅里向先辈鞠躬,屏幕上就会出现一束束白色、黄色、红色的花儿,代表参观者向他们献花。

  据馆长张黎明介绍,一大会址纪念馆原基本陈列《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文物陈列》,自1999年起对外开放。今年,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纪念馆对原基本陈列进行了改建,展出展品278件,其中文物117件(包括国家一级文物21件),图片、图表和文摘146件,较原基本陈列的148件展品增加了130件。馆方腾出了会议室和办公室,将陈列面积从原来的450平方米扩大到1000平方米。新展开放后,观众凭二代身份证及指纹识别,自助领取入场券,免费参观。纪念馆每周一闭馆。         首席记者 邵宁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民生速递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专题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5版:阳光天地
   第A16版:财经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2016法国欧锦赛
   第A20版:2016法国欧锦赛
   第A21版:文体新闻
   第A22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4版:互动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8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别处风景
   第B04版:旅游资讯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第B17版:旅游资讯
   第B18版:旅游资讯
   第B19版:旅游资讯
   第B20版:旅游资讯
聚集改革资源 激发创新活力
穿越95年,感受建党神圣时刻
《诞生地》今首映
荷兰报纸率先报道中共诞生
老将军登上海中心
上海文化企业十强十佳揭晓
新民晚报时政·要闻A02穿越95年,感受建党神圣时刻 2016-06-28 2 2016年06月2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