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新民眼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6月28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多方围剿下,“首付贷”并未走远
  针对助推房价快速上涨的“首付贷”,各地都相继出台规定严格控制,然而经过多方围剿,“首付贷”看似消失于江湖,但是却并未走远。事实上,消费贷、抵押贷等各类帮助购房人凑首付的方式如今风头正劲,只不过行事更为低调。

  “这种消费贷款的年化利率是5.5%,与之前我们协助办理的首付贷利率一样,就是换个包装,门槛也比较低,即使你现在还有按揭贷款没还清也不影响批贷,但是这种贷款的缺点是额度比较低,一般也就20万元-30万元,期限不超过5年,适合首付困难,但是月还款能力比较强的客户。”

  ——一位中介公司工作人员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按规定贷款不能用于房产首付,贷款要说明资金用途,但如果购房者表明贷款用于资金周转,并无不妥,有些贷款明面上不叫首付贷,但可以用于首付贷。换个角度看,相当于家里的钱用于购房首付,因而资金紧张,所以贷款用于资金周转。”

  ——某小贷公司负责人   

  “今后银行和民间金融都不会去碰首付贷。但实际上,首付贷已存在多年,在被打压后,需求还在,可能会以别的形式出现,如消费信用贷款、装修贷等。”

  ——广东南方金融创新研究院秘书长徐北

  “最合适代替首付贷的是消费信用贷款。由于此类贷款,没有抵押物,对借款人的征信要求很高,风险较难控制,需要对接银行的征信系统,所以一般小贷公司和P2P平台都很难开展此类业务。因此此类产品的主要提供者是银行。”

  ——某P2P平台负责人

  “楼市里的‘首付贷’与股市里的杠杆有相似之处。目前,通过‘首付贷’进入楼市的资金尚无准确的统计数据,但若不及时有效遏制,任由首付贷金额扩大,一旦出现风险,不仅会使民众遭受财产损失,银行不良信贷资产也会大幅攀升。”

  ——京华时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民生速递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专题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5版:阳光天地
   第A16版:财经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2016法国欧锦赛
   第A20版:2016法国欧锦赛
   第A21版:文体新闻
   第A22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4版:互动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8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别处风景
   第B04版:旅游资讯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第B17版:旅游资讯
   第B18版:旅游资讯
   第B19版:旅游资讯
   第B20版:旅游资讯
毕业礼不该是“奢华秀”
声音·八方
多方围剿下,“首付贷”并未走远
网络售药为何一波三折
新民晚报新民眼A03多方围剿下,“首付贷”并未走远 2016-06-28 2 2016年06月2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