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7月25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乐评的断想
任海杰
  任海杰

  近些年来,随着市民音乐生活的日益丰富,关于音乐评论的议论,也时有所闻。其实,谁有资格写乐评,并不存在绝对的仲裁者。就像你要参加革命,地主出身的可以,农民出身的也可以。放眼那些姐妹艺术,比如电影、戏剧、文学……相应的就有影评人、剧评人、文学评论,但没听说影评人,一定是要电影学院毕业,或者当过导演、演员等才有资格写影评;剧评人,一定要戏剧学院毕业,或者写过剧本的才有资格写剧评;文学评论者,一定是要大学中文系毕业,或者写过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等,才有资格写文学评论——那么,为什么一到音乐评论,就出现了所谓的“资格论”呢?

  当然,音乐有技术层面的知识。推而广之,每一门艺术都有它的专业特性。要学习掌握,都有一个过程。没有人天生就会的。然而,并不是说,谁学习了解了这些知识,就理所当然地具备了评论的资格、评论的话语权。没有这么简单,也不具备这样的逻辑性。而且,有些音乐爱好者的知识面、对音乐独特的感悟力、深厚的人文修养,并不亚于音乐专家。而这些,恰恰是写乐评的重要条件。

  音乐创作、音乐表演与音乐评论,是厨师与美食家的关系。如果厨师对美食家说:你没有掌过勺,有什么资格来评论我所烹饪的菜肴?那显然是要贻笑大方了。须知,那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当然,从表面看,很容易混淆。所以,围绕乐评,才会有那么多的是是非非、议论纷纷。

  如果,一定要说写乐评的“资格”或条件,以下几点是否可以作为参考或衡量的要素。一、热爱音乐,对音乐抱有一颗赤诚之心,这是写乐评的最大动力。二、对音乐有着与生俱来的感悟力、独到的见解。这里特别强调“与生俱来”。做艺术是要有天赋的,创作者如此,鉴赏者也如此。当然,这里也包含后天的学习,是否善于学习,也是需要天赋的。三、具备相当水准的文字表达能力,最好能写一手美文。不仅能写乐评,还能写其他美文。说到底,乐评就是靠文字来表述的。四、广泛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艺术修养,因为音乐是隶属于这个大范畴的,如果仅限音乐,是远远不够的,是要捉襟见肘的。五、尽可能多地掌握音乐专业知识。放在最后并不是看轻它,而是认为这是一个基本条件。

  以上几点仅是个人体会,也许会与某位音乐大家的观点巧合,那纯粹是不谋而合。其实,观点的“发明权”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写乐评是否有益,是否有参考价值,仅此而已。

  有专业音乐者,很少写乐评,除了种种原因,最主要的,也许是觉得“付出与回报”的不平衡。辛辛苦苦写一篇乐评所得的稿费,还不及在家里带教学生,自然就没有积极性。既然如此,对别人所写的乐评,就不要太多的横挑鼻子竖挑眼。尤其是在当下,中国乐评还处于脆弱的起步阶段,大家还是要抱着呵护宽容的心态为好。

  另一方面,写过一些乐评,或者是写过一些与音乐有关文字的人,也不要太以乐评人自居。与国外相比,我们无论是专业性还是深厚的学养等方面,还有相当大的距离。我们要虚心,学习、学习、再学习,努力、努力、再努力!我们的路还相当漫长。我们这代人,很可能只是抛砖引玉,很可能只是铺路石。我们要有这样的平常心。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2016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2016年夏令营热线特别报道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康复/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新民环球
   第B10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11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B12版:社会/新民环球
关于乐评的断想
同济的男神女神
沙子与种子
山村乡情
居民区的禁“鸣”
诲人不倦的老艺术家
扫一扫,关注“夜光杯”
别闪了你的A4腰
新民晚报夜光杯A19关于乐评的断想 2016-07-25 2 2016年07月2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