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重点整治十类交通违法行为的3个月来,交通参与者不仅普遍受到了教育,而且也不同程度增强了遵守交通法规的自觉性。最明显的是过去十字路口司空见惯的喇叭声声现象,现在已基本听不到了。不过,汽车鸣号问题在居民小区并没有得到同步整治。
日前,笔者去老友家拜访,刚坐下一会儿,楼下就传来一阵急促的汽车喇叭声,原来是一辆送家具的货车因一辆小车没有停到位,转不过弯,于是就鸣号催告车主移动一下。这高分贝的噪声把正午睡的老友的小孙子吵醒啼哭了……
这样的情景在我住的小区也经常上演:深更半夜突然响起炸雷般的喇叭声,原来是回小区的小车和外来出租车交会时按响了喇叭;半夜11点多了,小区长时间响起喇叭声,原来是车主开车回来,一看自己的车位被占,二话不说就按响了喇叭……
凡此种种,笔者以为,空间有限的居民小区里的汽车喇叭声,造成的噪声污染实在比马路上的危害还要大,因此也应该整治!如果居民通过打110请警察来处罚居民区乱鸣号,不仅现行法律的溯及力还有争议,而且警力也不够用。
因此,笔者以为,对居民小区的乱鸣号问题,一要作大张旗鼓的宣传工作,包括在小区里多放几块醒目的禁鸣指示牌等;二是加强小区管理,制定的业主守则应包括不到万不得已不许鸣号的条款;三是随时确保小区道路畅通,做到车位明示,保安在管好外来车辆停泊的同时,要提醒司机不得鸣号和启用倒车音频;四是居民互相提醒,换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