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7月25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同济的男神女神
潘 真
  潘 真

  同济并非我的母校。学生时代去蹭过饭(“吃在同济”历史悠久),使我对这所学院的印象长期停留在舌尖上。近年有机会采访同济,才体会到那里的书香别样迷人。

  6月末的双休日,冒雨去参加《李德华文集》首发式。刚进门,就被暖心细节击中:与新书一道拿到的,是同色调雅致的函套、格子围巾纹样的腰封。函套的一面是《李德华文集》,另一面——是《罗小未文集》(去年11月首发)。原来,这对中国建筑界、建筑教育界的大咖是夫妻!

  九十出头的两位先生双双坐在轮椅上,被学生们簇拥着进入会场。大屏幕映现李先生漫长的学术、教学生涯的片断,功成名就的学生轮番上去讲述受教于李先生的往事:学生的博士论文初稿上,有许许多多李先生贴的改错粘纸条;他甚至帮学生改正出差报告里的标点符号。李先生患癌症住院手术治疗,出院时说“这次住院收获很大”。他指的是康复了逃过一劫吗?不,住院使他终于有时间学成西班牙语。新学的洋文达到怎样的水准呢?他英译了19篇西班牙语小说!学院的资料室,最常见李先生端坐的身影。当中国重新打开国门,他第一次出国,跑到德国大学,讲的都是最先进的国际前沿的学术成果,令德国同行感佩不已……

  用格子围巾纹样的腰封缠绕《李德华文集》《罗小未文集》,合装进函套,我觉得世上最美的书莫过于此。平时有多讨厌腰封,这次就有多欣赏腰封。只因腰封上的格子,正是当年新郎李德华亲手设计送给新娘罗小未的毛麻围巾上的格子,即使以今天的眼光看仍是永不过时的经典。1949年结婚时用的家具,也是李德华亲手设计的。而他的建筑设计作品更是为生活而创作,教你懂得什么是对人的尊重、对自然的尊重。在学生的印象里,李先生还会唱戏、演独脚戏……样样会玩、样样玩得精。 

  想起正流行的一个词:男神。男神,岂是靠脸吃饭的明星担得起的称谓?要我说,李先生这样的学术、生活大咖,才堪称男神。

  有趣的是,在两位先生满天下的桃李眼中,罗小未是同济建筑系唯一被称为“先生”的女教师,是理工男的女神。那日,罗先生代表李先生致词,一开口嗓音那么年轻,果真是“像花一样永远绽放的罗小未先生”(学生语)。 

  两位先生都是圣约翰大学出身。抗战胜利后,上海亟待重建和复兴,市政府设立上海都市计划委员会,编制“大上海都市计划”。这是上海结束百年租界历史后首次编制的上海市全行政区完整的城市总体规划,也是中国第一部现代城市总体规划。李德华作为技师被同事钟耀华招募进这个委员会。主导“大上海都市计划”制定的德国专家鲍立克,正是圣约翰建筑系现代城市规划课程的教授。这门课程后来随建筑系整体搬到了同济大学,钟耀华、李德华也就到了同济,成为该校城市规划专业的创始人。而罗小未,则率先在中国开设外国近现代建筑史课、引进西方近现代建筑理论,并且早在1977年便提出因技术和质量等因素“对采用玻璃幕墙要慎重”。三四十年过去了,当玻璃幕墙在中国泛滥成灾,那份未雨绸缪的忠告更见珍贵。

  同济的朋友用心,以真丝仿制了旧信物围巾,为两位先生系上,衬得鹤发童颜愈加精神。这样的男神、女神,应该长命百岁!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2016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2016年夏令营热线特别报道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康复/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新民环球
   第B10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11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B12版:社会/新民环球
关于乐评的断想
同济的男神女神
沙子与种子
山村乡情
居民区的禁“鸣”
诲人不倦的老艺术家
扫一扫,关注“夜光杯”
别闪了你的A4腰
新民晚报夜光杯A19同济的男神女神 2016-07-25 2 2016年07月2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