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这些乡土文化符号,我们就能大致勾勒出城市轮廓、地理地貌、文化精髓、世象百态。例如外滩、南京路、江南丝竹、崇明农副特色产品、本帮菜等等。与此同时,还能传递出本地独有,甚或全球唯一的“特产风物”,如广富林遗址文化遗产、阿婆茶、徐光启与徐家汇等等。
最终由市民遴选出来的这100个乡土文化符号,将组合成我们上海的DNA。虽说16个区已经推选出代表各自区域的“十大”,构成了160项上海“百大”的候选名单。但根据“决赛规则”,“百大”并非是由16个区平均分摊的,而是要求市民以立足全市、面向全国、展望全球的高度来进行取舍。这可能对“区”来说不很公平,但是对“市”来说却绝对公平。我们通过“百大”评选所描绘的,正是能代表上海这座城市物质、精神和生态文明总和的美图。
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