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9: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铁路一线工人酷暑中坚守岗位~~~
铁路一线工人酷暑中坚守岗位~~~
铁路一线工人酷暑中坚守岗位~~~
铁路一线工人酷暑中坚守岗位~~~
铁路一线工人酷暑中坚守岗位~~~
铁路一线工人酷暑中坚守岗位~~~
铁路一线工人酷暑中坚守岗位~~~
     
2016年07月27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铁路一线工人酷暑中坚守岗位
70℃空间一呆就是半小时
陶利平 金志刚
  在上海持续“烧烤”模式下,铁路一线职工坚守在机车里、铁轨旁、万里铁道线上。昨天,记者前往铁路南翔站下行车间、上海机务段整备车间,与他们一起经受酷暑“烤”验。

  55℃ “拉风”作业热浪灼人

  “小心,车体很烫,不要碰到。”老万提醒道。老万大名万锡东,是铁路南翔站下行车间年纪最大的“拉风”制动员,在这个岗位上已干了20多年,烈日已将他的皮肤晒得黝黑。“拉风”作业是货物列车进行解编重组的头道工序,要把车辆制动缸内的余风排尽,便于移动车辆重新编组。

  下午2时,编组场里十多根铁路线上停满了整列的货车。两条铁路线中间就像一个蒸笼,天上骄阳似火,两边车体挡得密不透风,中间热浪灼人。气温高达55℃,而铁制的车体和钢轨面的温度更是超过了65℃。

  身穿黄色长袖服和长裤的老万手脚麻利,拉住风缸铁杆、弯腰检查风缸排风、确认闸瓦和车轮分离后,再随手捡起一块小石子卡住铁杆把手,让余风缓缓排尽。每辆车,老万不停地重复着这几个动作,“别小看这个活,一点也马虎不得,如果制动缸里的余风排不尽,轻则影响后续调车作业,严重时还会造成翻车等事故。”

  所以,每次从车头至车尾完成“拉风”作业后,老万还要回头复检一遍,把小石子拿下来,并再次确认每辆车的制动闸瓦与车轮处在分离状态。一趟50辆的货物列车,一个回合下来,老万大约要走1.6公里,需要半个多小时。再看他,衣服、裤子已全部湿透,像刚从水里捞上来一样。而老万一个班头12小时,这样的活一般要干15趟。

  70℃ 动力室就像桑拿房

  在上海机务段整备车间,赵晖在机车电器设备检修岗位上已干了12年。昨天下午,记者跟随赵晖走进一个火车头,当赵晖推开机车动力室的门,一股热浪扑面而来。里面有一条狭长的过道,一边是被高温炙烤过的机车车壳,另一边则是刚刚停轮、仍在滋滋冒着热气的发动机。密闭的动力室里气温超过了70℃,夹杂着机油味的热浪几乎让人窒息。

  “每台机车有上千个电线接口,每次完成运输任务后都要重点检查。”赵晖边查边说,高温天线路接口松动更易引发火灾,因此检查得更加仔细。循着一条条电路线,赵晖一会弯腰、打开视频电筒,查看线头的接口状况,一会又踮起脚,仔细察看线盒的螺母。

  脸颊上挂满了豆大的汗珠,赵晖在短短十多米长的狭长过道里,一呆就是30多分钟,而他平均每天要检查8台机车,唯一“对付”高温的办法就是在两次检查的间隙猛灌凉白开。问他何以坚持下来,他说:“活总得有人干,干了也就习惯了,就当每天多洗几次桑拿。”

  特约通讯员 陶利平 

  本报记者 金志刚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2016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2016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广告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专版
   第A13版:专版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2016里约奥运会倒计时9天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上海市迎接“全民健身日”主题活动专版
   第A22版:上海市迎接“全民健身日”主题活动专版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阅读/连载
   第A28版:新民健康
   第A29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A30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03版:新民教育/科艺T台
   第B04版:汽车周刊
   第B05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06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高温天申城医院就诊量持续走高
秋装“大片”“火热”上演
3000万千瓦!沪电网负荷创新高
70℃空间一呆就是半小时
老虎咬伤下车游客 安全要靠刚性规则
高职志愿填报 周日接受咨询
三期馆开馆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970℃空间一呆就是半小时 2016-07-27 2 2016年07月2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