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去台湾参加学术会议,利用会议间隙,对关注已久的岛内的义工状况做了一番实地了解,其概况令我吃惊:在常住人口1500万左右的台湾,现义工总数已超过100万人。每天在城乡的街头、医院、商场、机场、码头……四处都可见到笑容可掬、殷勤服务的义工,意气风发的学子、白发苍苍的老人、事业有成的白领构成这一特殊群体的主体,成为“台湾最美的风景线”。
8月,骄阳似火。在茶园王有里顶着烈日满头大汗忙个不停。外乡人久闻“茶王”大名,专程来坪林取经,眼前的一幕令他们震惊:现代新潮除草依赖除草剂似乎天经地义,肩背喷雾器,一天即可轻松完成十几亩;而王有里却坚持用铁锄人工作业,动作再快也需两天。对此他有一句“名言”相送众人:“茶农要凭良心种茶。坚持用传统法除草就是最大的积善德啊。”
此话事出有因。坪林是重要的集水区,若在此区域图快图省事大量使用除草剂,后果不堪设想。大雨来临时会将所冲刷的农药全带入台北百姓赖以为生的翡翠水库,几百万人长期饮用这种有毒水,那还了得?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有机茶成本高,各地茶商来此抢购,主动提价50%。憨厚的有里却发急吼道:“千万不可随意涨价,经销者必须承诺原价零售我才卖。让利的部分权当我做慈善!”如今这样的有机茶义工,从当初的10户起始,已拓展到全乡。“坪林有机茶”成了茶客最青睐的“一号义工茶”。
每周日清晨5点多,已在嘉义鱼市场忙碌2个多小时的罗振兴,立即赶去超市采购300人份的食材,装上货车后,紧随着满载义工的大巴,快速驶抵造桥铺路工地。在建筑工地,罗振兴忙得不可开交,一刻不停地张罗义工们切菜、洗肉、淘米、炒菜、煮饭,确保午饭能按时上桌。餐毕后,他从“伙头军军长”摇身变为欢快的“造桥团团员”,挑扁担、捡石头、搬水泥、调制工程原料,什么活都抢着干,直忙到日头偏西才踏上归程。这就是他40多年一成不变的星期天的工作日程。
从学校毕业后,罗振兴一头扎进鱼类经销,天天风里来雨里去十分辛苦,但他坚持从每月不多的营业款中,拿出1-2万元(新台币,下同)作为伙食费,捐给长年累月义务修桥铺路的“义工团”,现总额已近1000万元。
山区造桥工程浩大,异常艰辛,常险象环生。几百号人正干得热火朝天时,天气突变,倾盆大雨骤降,必须以最快速度撤往高处。有好几次刚一撤离,就传来巨响,滚滚山洪夹着泥沙、巨石直冲而下,瞬间吞没了原先的工地。若晚走一步,简直不堪回想。罗振兴对此常幽其一默:“冥冥老天最疼好心人。”从12岁修造第68号桥起,年近60 的罗振兴已亲手参与建造了382座桥。众人对他的义举深表敬意,他却连连摆手,“这没什么啦,大家都在默默奉献。每周日造桥让我身体健康,精力旺盛。我把看病、买补品的钱拿来请大家呷饭,太值得啦!”
几十年如一日的真心奉献感人至极。晒一晒宝岛义工心中直白令人叫绝:“天天在忙,人生太有价值”;“除了快乐,还是快乐”;“做好事,不是有钱人在做,而是有心人在做”;“幸福,因为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