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保系统有望在2017年全国实现联网,将使‘挂证’难度加大。”
——业内人士介绍,当前各种“挂证”中,资格证借给挂靠企业注册,而持证者社保仍由实际工作单位缴纳,因此通过社保系统查询企业在职人员,就能及时比对持证者的实际工作单位与注册单位是否一致。
“自10月至11月底,住建部连续发布15份行政处罚通知,对15名包括注册建造师、建筑师、结构工程师等职业资格证持有者,给予吊销注册执业证书或撤销注册等处罚。”
“环保部近期通报对存在环评工程师挂靠行为的两家环评机构和4名相关人员的查处情况。对深圳市景泰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宁夏环境科学研究院两家机构的4名环评工程师,核实属于挂靠人员,对两家机构限期整改6个月,4名环评工程师3年内不得作为资质申请时配备的环评工程师,违规行为记入诚信记录。”
“国务院5月份出台《2016年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工作要点》,要求严肃查处职业资格‘挂证’‘助考’等行为。”
——“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
“如果是纯挂证申报或维护资质,价格在每年1.5万元至1.8万元不等;如果要投标挂项目,费用则需要根据具体项目来谈,若需要持证者到现场的话,还得支付出场费、误工费等。”
——济南一家办理挂靠的咨询公司工作人员表示。在各部门、各地重点整治的背景下,网络上各种职业资格证挂靠中介仍然猖獗。
“以注册给排水工程师考试为例,涉及课程有20多门。考试虽是开卷,但得带一行李箱资料参考。选择题不仅要写出答案,还得写出计算过程,否则就要扣分。一般通过率越低的资格证挂靠费越高,有的证三年挂靠费能达50万元。”
——一位市政设计院工程师道出“挂证”原委,辛辛苦苦考下的资格证,如果所在单位持证人数足够,不需增加注册,闲置的资格证多半会选择挂出去。
“一些持证者将资格证挂靠给不具备相应资质的机构,将给其参与的工程项目增加不稳定风险因素。”
——一些受访业内人士介绍。
“尽管在相关职业资格管理规定中明确,工作单位与注册单位不一致的‘挂证’行为,会处以撤销注册、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注册等处罚,但过去信息收集不完善,导致人证分离现象很难发现与查处。”
——一些基层建设部门工作人员透露查处挂证的难处。
“一些职能部门在企业资质体系设置、项目招标要求等方面,对相关持证人员指标要求设置过高。这不仅使一些有实力、有特色的中小企业被排除在外,一定程度上也在助推‘挂证’市场需求。”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陈步雷
“根治‘挂证’乱象,需要加强信息连通,实现职业资格证与社保、纳税等信息的无缝比对,加大对违规‘挂证’的查处、惩戒力度,提高违法违规成本。”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山鹰等专家表示。
本栏编辑 姜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