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5年底,全市提供儿科诊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共有179家,其中,设置儿科床位的医疗机构有68家,提供儿科门诊服务的医疗机构有141家,提供急诊服务的有76家,总床位数达到3600张(每千常住儿童床位数为1.63张),全市儿科执业(助理)医师达到3205人[每千常住儿童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为1.45人]。
儿科资源区域不平衡
“十三五”期间,上海常住出生人口预计为130万;2020年本市0-14岁儿童数预计为250万,比2015年增加30万。儿童专科医院和优势医院所在区域的儿科资源相对丰富,郊区相对短缺。儿童专科医院和优势医院超负荷运行,床位使用率高达107%;综合医院尚未充分发挥儿科资源优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儿科门诊服务的仅有23家。
儿科专科医院增加床位
未来五年,上海将进一步提升儿科医疗服务能力: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增400张床位、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新增500张床位、新华医院儿科综合楼建设500张儿科床位、复旦大学枫林地区儿科床位新增100张。
二级以上医院设儿科门诊
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将全部提供儿科门诊服务,三级综合医院设立儿科床位,最低不少于30张;三级综合性中医医疗机构应当提供儿科门急诊服务,并设立儿科床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应当依托全科门诊等形式,提升儿科诊疗能力。
今后五年,申城将打造东西南北中五大儿科联合团队。规划运用互联网手段,提供就诊信息查询服务,建立儿科服务预警和信息发布机制,引导市民就近、错峰、有序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