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身代劳被吐槽
杨洋用替身是真是假,还有待证实。但时下有些“小鲜肉”让替身来演戏,却已得到了不少业内人士的佐证。老戏骨张光北曾吐槽说,他和某“小鲜肉”搭戏,一整部戏拍下来也没见过明星本人,全部是替身演的,而且这个小鲜肉片酬还很高,一天叫价100万元,真心贵啊!对此,演员宋佳在其微博点评道:“最后发现替身比他本人演得还好吧。”她的点评,也证实了这一现象的真实性。
编剧汪海林愤慨地说:“如今你去剧组看看就会发现,不少主演根本不到现场。一些明星戏基本有一半都是替身完成的,这是对观众极大的不尊重,也是畸形市场的产物。”著名演员李雪健说:“自己不来,派那么多替身……可耻!”演员焦恩俊也发微博直言,一些经典影视作品之所以无法超越,就是由于那时演员是用生命在演戏,而现在都是替身在演戏。
寻找替身很无奈
影视圈用替身演戏,其实不是新闻,问题是,现在滥用替身已到了令人震惊的地步。作为正常工种的替身演员,可以帮助明星完成一些难以完成的高难度、高风险动作,如武打、骑马、翻腾、开飞车等。不过像成龙、李连杰等武打明星,再危险的动作也是自己完成的。眼下,一些明星尤其是“小鲜肉”的身价暴涨,他们身兼数剧,跨戏拍摄,分身乏术,于是替身就大行其道了。由于这些明星要价太高,有的甚至是按天或按小时计酬的,为节省经费和保证拍摄,无奈的制片方只能让替身代劳。
据了解,目前影视界滥用替身的现象已十分严重,“明星拿钱,替身拍戏”已见怪不怪。制片人何静曾爆料称,某部热拍剧中的两位演员拿着近亿元的片酬,最后竟然只一起搭了两天的戏,其他戏份基本由替身代劳。
滥用替身很普遍
滥用替身,还导致众多替身门类出现了细分的趋势。武替,如骑马、跳楼、吊威亚、惊险武打等,这类替身危险系数最高,也是替身的本行。文替,多指背影等“不露脸”的镜头。为加快拍摄进度,一些剧组流行分AB组,如果演员抽不出身,就要文替代主演拍摄侧面、背面及远景等不露脸的戏。光替,指特别为灯光效果找来的替身,不少剧情需要与主演身形差不多的人来“站位”,以便灯光师调整灯光效果、构图比例,模拟拍摄实况,以节省明星的宝贵时间。而当明星不愿出演裸戏时,就会找裸替,如《夜宴》中的章子怡、《周渔的火车》中的巩俐等皆有裸替。抽替,是指代主演挨耳光的替身。饭替,是指代明星吃饭的替身。明星的手部、脖子、腰等特写镜头不好看,就会出现好看的“手替”、“脖替”、“腰替”等,如需主演有一手好书法,就会有“字替”。
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戴上“人皮面具”演戏的替身,即宋佳批评的“比真人演得还好”的假面替身,替身几乎完全代替了主演,而最后,明星拿走了上千万元片酬,替身则拿着几千元工资。大量使用、滥用替身,助推了明星片酬的疯涨,甚至使整个影视行业沦落到给明星打工的地步。不仅严重损害了艺术作品的声誉,更有欺骗观众之嫌。
本报记者 俞亮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