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的新年贺词,照例在社交网站引发刷屏。在元旦假期的轻松氛围中,总书记说的那句“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还被不少网友当成了一个暖心的梗。这一句牵挂引发网友热议,不仅因为它让我们感受到了总书记的民本情怀,更因为帮助数以千万计的困难群众脱贫致富确实是目前最大的民生难题。
在党的十八大以来的4次新年贺词中,总书记对困难群众的牵挂一直都是关键词。从2014年“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2015年“我们时刻都要想着那些生活中还有难处的群众”,到2016年“让几千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好起来,是我心中的牵挂”,再到“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朴素表达中蕴含着炽烈的感情。
过去一年,中国又有1000多万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十三五”脱贫攻坚战首战告捷。但我们要清楚地看到,目前仍有数千万困难群众生活在贫困标准线以下,他们很有可能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掉队。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反复表达对困难群众的牵挂,实质上是敦促有关部门和地方在扶贫攻坚方面更有作为。
国家越是繁荣、富强,越要让生活在主流话语之外的困难群众被“看见”。他们因为种种复杂的原因,过着普通人难以想象的贫苦生活,而且在主要媒体、社交网站上很难听到他们的声音。与14亿的人口总数相比,困难群众仅仅是很小一部分,但每一个生活在这个国家的人,都应该享有被尊重、被关注的权利。
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强调“要继续关心和帮助贫困人口和有困难的群众,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这个目标终究需要靠中央和各级政府合力实现。毕竟,随着扶贫攻坚战向纵深推进,容易脱贫的人很快就会成为扶贫成绩的一部分,而真正的挑战是如何帮助那些深陷于贫困的人。
一句“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暖人心,但困难群众最希望看到的是能够切实改变他们处境与命运的行动。在新年的第一天,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已经下发了《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新年贺词的通知》。这种迅速反应当然值得点赞,但希望它不只是例行公事,更希望它不会变成“以文件落实文件”。
一个社会能否称得上公平正义,有很多评判的维度,政府如何对待生活在底层的少数人,是最重要的维度之一。让困难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在牵挂和关注之外,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比如在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有更合理的安排,比如更好地落实精准扶贫而不是“数字脱贫”,比如严防严惩“扶贫腐败”。“上下同欲者胜”,新的一年,期待有关各方在扶贫方面“撸起袖子加油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