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党中央、国务院交给上海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上海服务国家发展的重大历史使命。新年伊始,本报今起每周一推出“科创上海”专版,聚焦创新平台、创新集聚区“新地标”,报道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的最新实践,讲述科技精英、创客新锐的生动故事,向社会公众普及科技创新知识,努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希望读者朋友关注支持这个版面,积极参与我们的报道,一起“紧紧盯住科创中心建设目标,只争朝夕,奋力推进”。
机器人正成为炙手可热的智能互联设备之一。相关数据表明,至2025年,世界机器人市场将高达669亿美元。日前,英特尔在上海张江成立全国首个机器人创新中心,并发布了国内首个工业机器人远程开发平台。
步入设在浦东纳贤路800号科海大厦顶楼的“张江—英特尔联合众创空间”,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教育机器人展示区已经就位,另有2000平方米的物理空间吸引“机器人创业团队”入驻。未来,该空间将以“技术开放平台——创业加速培养——顶级创新生态资源”模式运营,成为上海机器人创新创业项目的“加速器”和“孵化器”之一。运营方微能创投加速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该空间不会对加入的企业做过多条件限制。只要是做机器人领域创新的企业,不论大还是小,都可以入驻英特尔机器人生态中心。”
上海是英特尔首个机器人创新中心,将在3年时间内打造10个明星企业、支持100个明星项目,后续还有可能将“上海经验”复制到全国各地。
目前,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机器人市场也在迅猛增长。英特尔中国战略合作与创新业务部总经理李德胜透露,英特尔未来会在机器人创新生态领域提供一些参考设计和开源平台项目,避免创业者做一些重复性或增值不多的工作。
本报记者 马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