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于2011年的老年电脑学习班——@甘泉E家,在甘泉路街道党建服务中心和老龄办的支持下,学员从最初的8名发展到现在的500多名。很多参加学习班的人在这里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收获了一份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关怀之情。而这一切,都源于@甘泉E家的创始人、今年75岁的于海福,他为甘泉的老人找到了打开世界的方式。
零基础起步
退休后的于海福平时在家里喜欢上上网、打打字,可电脑一有故障,就不得不打着人情牌,让以前单位里的年轻人到家修电脑。次数多了,他也不好意思,于是一咬牙自己买书研习,就这么学会了。
听说合阳居民区要开电脑学习班,于海福主动请缨分文不收,“老人教老人”,开始了自己的授课生涯。
老年人学电脑,很多人连26个字母都认不全,更何况那些艰涩的电脑专业术语。于海福从老年人的角度出发,编写了《零基础电脑讲义》《电子相册制作》两本讲义,将“文件夹”“后缀名”“分区”等一些电脑术语,“加工”成老人易懂的“大白话”。“于老师了解我们,他教课的方式符合老年人的想法。”学员们说。
在于海福的悉心教授下,学员们由零开始,从最初的开关机、鼠标等简单操作,到文件处理、发送E-mail,再到制作视频、“网上冲浪”,找到了打开世界的方式。
“教学+社交”
“教学+社交”的双重效应,让培训班不仅教会老人操作电脑,更让他们在这里结识更多同龄朋友,拓宽了现实生活中的交际圈。
学员刘阿姨刚进@甘泉E家时,于海福注意到她一看到电脑就想哭,经过了解,得知刘阿姨曾在其独子生病期间陪他一起用电脑,如今儿子去世了,她不由睹物思人。于海福同其他老师商量后,主动帮助和关心刘阿姨。渐渐地,刘阿姨敞开心扉,不但顺利完成学业,脸上也重新露出了笑容。
于海福说,有的老人在这里找到朋友,有的老人在这里找到欢乐,每一期学员都会带给他惊喜,这也是他这么多年愿意坚持做这件事的源动力。
研发新课程
近日,于海福和其他辅导老师完成了让零基础老人学习微信的《微信基础知识》教材编写,微信讲座也进入“试运行”。下一步,他们希望在教学场所创造一个比较好的wifi环境,让更多老人跟上时代,玩转微信。
“让更多老年人遨游互联网,是我的初心,也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当每期学习班结业时、收到学员们发来的E-mail时,我都会感到无比兴奋,心里充满了激情,那种感受比吃蜜还甜。”这是于海福的心声。
社区联络员 印明玉 社区全媒体 沈毓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