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5月25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美在方寸
束沛德
  束沛德

  集邮是一项富于人文内涵和高雅情趣的业余文化活动,它有益于陶冶性情,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愉悦身心。

  我四弟建德在少年时代就涉足邮苑,至今已有50多个春秋。他从事集邮写作,也有二十六七年,算是辛勤耕耘于邮苑的一个老园丁了。

  我一向相信:“志趣+勤奋+毅力=成功”这个公式。建德弟之所以能在集邮上有所作为,稍有成果,正由于他对此情有独钟,怀有炽热的感情和浓厚的兴趣;又勤于练笔,勤于钻研,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他原本只有中学文化程度,而通过收集研究邮票,阅读集邮专著,获得文学艺术的滋养,逐步提高了自己的文化素养。我也一度热爱集邮,特别赞赏我国花鸟题材和匈牙利体育题材的邮票。但由于缺乏锲而不舍的精神,没能坚持下来,至今还引以为憾哩。

  多年来,建德以前辈集邮家郭润康为榜样,坚持走“收集、研究、写作”之路。他满怀热情,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积极收藏各种邮票,主要是新中国邮票和邮资封片。他的脚步不止于收集,更着力于“方寸世界”的探索、研究,力求揭示它的思想、艺术之美,不断提高鉴赏力。尤为可贵的是,他把学习、研究的心得、体会及时写成文章,与广大集邮爱好者交流。他的集邮写作,不限于自己动笔为文,还主编了《郭润康集邮书信选》《郭润康集邮剪影》等书,并主编《邑丹邮刊》。他心系邮苑,与时俱进,在网络集邮新时代,早在2006年就在新浪网开辟了自己的博客“云邮天下”。博客成为他练笔的空间,他勤奋耕耘,写邮人、写邮事,持续不断发表博文1200多篇,熟能生巧,如今他已成为一个集邮写作的行家里手。

  置于我案头的这本《美在方寸——束建德集邮文选》,正是他多年来集邮写作的结晶和缩影。我以为这是一本有品位又有趣味,有知识又有感情的邮书。它有以下几个鲜明特色:

  一是选题新颖,题材内容广泛而又重点突出。

  这本书的取材,可说是古今中外,无所不包。历史人物、名胜古迹、山水花鸟、体育运动,民俗节日,十二生肖……从小小邮票这个“方寸”窗口,可以清晰窥见色彩斑斓的大千世界。而书中浓墨重彩描述的集邮家郭润康及丹阳邮人的集邮生涯和业绩,更是独特的,别具特色的,对读者有很大的吸引力。

  二是知识性与趣味性结合。

  每枚邮票、每件邮品背后都蕴含独特的内涵和丰富的知识。无论是对人物的介绍或对名胜的解读,作者都力求用简洁的笔触把相关的生平、历史、价值、特点勾勒出来,尽可能使读者得到不少新鲜的知识。作者采用多种文体,如散文、随笔、游记、书评、日记来写邮文。《带着邮票游广州》《走进邮票中的宏村》等,把集邮写作与旅游结合在一起,情景交融,娓娓道来,引人入胜。《世界之最》这一辑里的文章,也都既有知识含量,又引人生趣。

  三是图文并茂,雅俗共赏。

  作者的文笔简练清新,不少文章配以各色构图精巧、特色鲜明的邮票或封片,从而更增强了可读性,观赏性,给人以艺术享受和美的启迪。在我看来,建德弟这本书也是践行郭润康“大众化集邮理念”的一个尝试。通俗易懂有助于向集邮爱好者普及集邮知识。而书中有关集邮文献的篇章,对集邮研究者、集邮行家也不无裨益。作者追求的雅俗共赏,是值得称道的。

  我把建德弟出版的这本《美在方寸》看作他集邮写作的一个新起点。真诚地祝愿他今后有新的开拓,新的收获,写出更多美文佳作。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热线
   第A10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阅读/连载
   第A2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4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A25版:好吃周刊
   第A26版:我家厨房/好吃周刊
   第A27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广告
   第A28版:资讯·广告/市场之窗
记忆的碎片(中国画)
水泼清迈
美在方寸
我的茶道
爸爸,考考你
冬至吃一碗妈妈的饺子
新民晚报夜光杯A20美在方寸 2017-05-25 2 2017年05月2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