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探视陈丹
“还有,从时间上推理,1号凶嫌和2号凶嫌也不可能是同一个人。”郭小芬说,“因为1号凶嫌犯案在前,2号凶嫌犯案在后。种种迹象表明,2号凶嫌暴露出的破绽比1号凶嫌多得多。如果说是2号凶嫌模仿1号凶嫌,还说得过去;如果说是1号凶嫌突然刻意变成2号凶嫌的行为模式,从不在犯罪现场留下任何破绽,变成留下凶器和大量的指纹、足迹——他这不是找死吗?!”郭小芬说。
“当务之急,在于尽快定下先抓这两个凶嫌中的哪一个。”列席会议的许瑞龙说,“1号还是2号?”林香茗沉思了片刻说:“从长远看,1号凶嫌可能更危险,因为他的犯罪水准和反侦查能力明显比2号凶嫌要高得多,但是从行为科学的角度分析,模仿犯往往比被模仿犯的社会危害性更大。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抓捕2号凶嫌上。”
在林香茗的布置下,大家各赴“战场”。郭小芬对呼延云说:“你,跟着我走。”在电梯里,他们遇到了一个矮胖子的警察,名叫马笑中,马笑中看了郭小芬半天,突然说:“好啊!我可算找到你了!我是椿树街的管片儿民警,那天晚上正巡逻呢,看你跌跌撞撞地从胡同里跑出来,那么晚了,你去果仁巷胡同做什么?”马笑中好奇地问。
“我为了一件案子,去找一个姓贾的,没有找到……”“你要找的人是不是叫贾魁?”马笑中说,“他有个继女名字叫陈丹。”郭小芬十分惊讶:“你认识陈丹?”马笑中放开了攥住她腕子的手,神色变得凝重起来:“岂止认识……我正要去医院看望陈丹,你们和我一起去吗?”
二十分钟后,马笑中把他那辆警用普桑停在仁济医院的停车场上,由于住院部大楼床位比较紧张,住院患者成分又非常复杂,所以市局跟医院做了工作,将陈丹安置在旁边一栋小白楼的一层。
楼道不长,洁白的地砖亮可鉴人,右边是化验室、B超室、心电图室,左边是ICU(重症监护室)以及标号为108和110的两个供患者住的病房,现在都空着。陈丹住的房间,在楼道尽头左手的112房间,112的对面是洗手间。
时间已是下午,这间窗户朝东的房间,有些昏暗。陈丹躺在病床上睡着了。左边床头柜上的长颈玻璃花瓶里插着一束花,右边的床头柜摆着一台小巧的CD机,苹果型的,特别可爱。
护士一手拿着空的吊瓶,一手拎着输液管走了出来,对马笑中说:“你又来啦?”口气不无揶揄。马笑中压低了声音问:“于护士长,陈丹她……怎么样了?”“她已经没有生命危险了,就是非常虚弱,需要静养。”
“于护士长。”郭小芬问,“我看见花瓶里插着的花还很鲜艳——上午有人来探视过陈丹吗?”“有啊。有个叫白天羽的大学生比马警官来得还勤,三天两头就要来看陈丹,花就是他带来的。”“还有人来探视过吗?比如她同宿舍的同学——我在她宿舍里看见过那个苹果型的CD机。”
于护士长想了一想说:“你一说我想起来了,确实有一两个女生来探视过陈丹,带来了那台CD机,不过陈丹自己没法操作,我怕打扰她休息,很少放音乐给她听。此外,还有两个人来过:一个是陈丹的班主任;还有一个面孔黄黄的,头发稀疏,嘴巴尖尖,耳朵上有一撮黑毛……”“这个人是贾魁,陈丹的继父,耳朵上那撮‘胡子’是他的标志。”马笑中说,“我和陈丹从小就认识,我上初中,她上小学,都住这附近,放了学老在一起玩。她爸爸死得早。不知道她妈妈后来怎么把那个姓贾的带回了家,一看就是个人渣。”
他们出了医院,马笑中开车,将他们带到椿树街果仁巷胡同,推开4单元的楼门,三个人一起往楼上走。
“陈丹的妈妈死得很突然,据说是滑倒了,脑袋撞在暖气片上。”越往上走,马笑中的声音越低沉,“但我总觉得没这么简单,工作后我还调过案件的卷宗,上面说是意外死亡,我又没学过法医,看不出什么。妈妈死后,陈丹经常和一群流氓混在一起,成天叼个烟卷,大半夜参与群体斗殴,还被我们拘过。在派出所里,她蹲在墙角,看见我就叫哥,我眼泪差点没掉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