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6: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6月03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原创为何卖不过“山寨”?
林明杰
■ 雍正粉青釉贴花双龙尊
■ 唐代双龙青釉尊
  ◆林明杰

  数日前,雍正粉青釉贴花双龙盘口尊在佳士得香港春拍以1.24亿港币落槌,好像创下了单色釉瓷的世界拍卖纪录。在喝彩声中,也有对古瓷器有研究的人发牢骚认为这不过是件“山寨货”,卖天价没道理。

  这种双龙尊的原创确实不是在雍正朝,而是远在唐朝了。唐代双龙尊之双耳做成双龙状,龙头探入尊口,可联想为双龙饮水,颇具艺术想象力。其器身线条优美流畅,比例恰当,优雅高贵,富有动感。釉色有青釉、白釉和三彩。说实话,这件雍正双龙尊的器形线条单独看也很美,但与唐代双龙尊的精品放在一起比身材,还是有些逊色的(如图)。

  那为什么唐代双龙尊的市场价不及雍正双龙尊的一个零头呢?

  我觉得不能简单地归结于“土豪”钱多人傻。雍正双龙尊还是有着唐代双龙尊所不及之处。譬如其瓷胎和色釉的品质是唐代所不及的。康雍乾时期的中国瓷器是世界瓷器的巅峰,雍正御窑堪称是清朝瓷器之巅峰,而这件双龙尊则是雍正御窑中极珍稀的精品。就算是高科技的今天,要烧制出如此品质的瓷器,也不是轻而易举的。所以说,这件“山寨货”其实具有相当高的原创科技含量。

  从审美角度看,唐代双龙尊的审美重点在于形,而雍正双龙尊的首要美点在于瓷质釉色。

  另外从商业角度来说,物以稀为贵。唐代双龙尊虽是原创,但存世数量不少。而这件雍正青釉双龙尊,据说存世仅4件,且其他3件都由博物馆收藏,目前能够流通的仅此一件。再加上最令清宫戏看多了的藏家销魂的皇家概念,焉有不贵之理。

  原创和山寨,不能仅仅简单地看外形是否相似,还要看其中的技术、材料以及观念之异同。譬如法国艺术家杜尚将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加上了胡子,起了个“恶搞”的名字,作为自己的作品。艺术史并没有把杜尚的这件作品看作是山寨达芬奇的,因为其中蕴含的观念完全不是一回事了,并且这种借用名家名作或其他现成品也是其创作的手法。这与我们司空见惯的艺术界山寨陋习不可同日而语。杰夫·昆斯和KAWS挪用名家作品和现成品,常引起争议,甚至官司,我个人认为,主要还是得看挪用者自己在作品中注入的观念、创意和技术成分有多少。

  话又说回来了,杜尚的长胡子的蒙娜丽莎卖天价是合理的,但如果达芬奇卖不过杜尚的一个零头,还是说不过去的。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专栏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郊野大地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话题
   第A10版:影视/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人物
   第A12版:聚焦/文体汇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金融城
   第A18版:封面人物/金融城
   第A19版:金融城/中国商学院
   第A20版:股市大势/金融城
   第A21版:金融城/基金纵横/金市汇市
   第A22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A23版:金融城/家庭理财
   第A24版:福彩专版
   第A25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6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A27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A28版:音乐时空/国家艺术杂志
   第A29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传真
   第A30版:镜头艺术/国家艺术杂志
   第A31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A32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是艺术“生活化” 还是“商业化”?
原创为何卖不过“山寨”?
一家成名万众生
新民晚报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A26原创为何卖不过“山寨”? 2017-06-03 2 2017年06月03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