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8月14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论语
警惕早教泡泡背后“烧钱式教育”
汤嘉琛
  汤嘉琛

  近日,媒体卧底调查知名外语培训机构新东方时发现,其幼儿学习部“新东方泡泡英语”大量招收没有经验的老师,连暗访记者和应届生也被包装成“名师”。新东方培训新教师时专门教他们如何忽悠家长,“没证书也说自己有,反正家长们也不懂”。据称,新东方董事长兼总裁俞敏洪对此事非常震怒,要求一查到底。

  新东方是有点名气的外语培训机构,也是在海外上市的教育培训机构,广为学生和家长熟知。但从新东方泡泡英语被曝光的种种乱象来看,它也只是由当前的培训热、早教热吹起来的一个“泡泡”。在这个由资本、谎言、话术包装的幻象背后,可以看到万千家长“烧钱式教育”的理念。

  如今中国家长对英语培训的迷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烈。一方面,这是由英语在全球化时代的地位决定的,家长们总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赢在起跑线;另一方面,英语培训热尤其早教热的出现,与不健康的社会心理有关——根据媒体曝光的“校园鄙视链”,看不懂英文动画片、没有英文名的孩子,被认为低人一等。

  被焦虑感裹挟的家长们,最容易成为“烧钱式教育”的奴隶。只要新东方等机构让家长们觉得“自己的孩子真的不太行”,只要家长们觉得自己在投资孩子的未来,他们就会让培训机构赚得盆满钵满。近些年新东方英语在全国各地迅速扩张,与其说他们是在做教育培训的生意,不如说是在做“焦虑变现”的生意。

  不过,师资注水、简历造假、忽悠家长等问题,仅仅存在于“新东方泡泡英语”这个子品牌吗?显然不是。从网友反馈的信息来看,在教育培训市场极速扩张的过程中,“学生太多,教师不够用”的问题在其他英语培训机构同样存在。媒体的暗访只不过是解开了培训行业“华丽的袍子”,让人们看到了几只“虱子”。

  在这场由媒体暗访搅起的风波中,最让人沮丧的一点可能是,媒体记者历时数月揭披的真相,并不能让多少家长醒悟过来。很多家长中“烧钱式教育”的毒太深,而且即使有些人认清了英语培训背后的乱象,仍会有更多家长排队等着“入坑”。以更加抽离的视角来看,英语培训如此,其他课外培训也好不到哪儿去。

  在物质条件已普遍改善的今天,花钱接受课外教育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呼吁扭转家长的教育观念,让他们少一些焦虑,不再迷信“烧钱式教育”,其实很难。既然如此,要治理教育培训市场乱象,比较靠谱的路径是寄希望于那些有志于走得更远的教育培训机构,爱惜自己的品牌,靠高质量的教育水准赢得市场竞争。当然,如果教育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能履行监管责任,家长和孩子们会更放心。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热线
   第A08版:科创上海
   第A09版:专版
   第A10版:财经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专版
   第A13版:专版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阅读/连载
   第A22版:军界瞭望
   第A23版:军界瞭望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警惕早教泡泡背后“烧钱式教育”
奥林匹克
“流动的博物馆”更有文化价值
激发“网络文学+”的创新活力
“代发”诱惑
APP过度索权是发展短视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警惕早教泡泡背后“烧钱式教育” 2017-08-14 2 2017年08月1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