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认为,文物建筑、文化藏品是有生命历程的,在当今时代是可以为人们服务的,所以应该让故宫里的文物“活”起来:“评价一个博物馆好不好,就要看其所拥有的文化资源在多大程度上为人们的现实生活作出了贡献。”
在人们的传统印象里,博物馆几乎就是“收藏文物并用柜子摆出来”的地方,造成这种印象的主要原因是很多展示过于固定和呆板,不流动的同时也忽略了文物背后所隐匿的文化内容。现代博物馆已不再单纯是文物标本的收藏、保管、展示与研究机构,更应是一个为社会和公众提供传统文化资源与知识的教育机构。评价一个博物馆的价值,不仅要看其收藏和研究的水平,更要看其是否能够进行知识的传播并提高人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在人们的生活里还能瞥见踪迹的传统文化是口耳相传的民众知识,依然能够凭着底蕴与精神代代相传;在博物馆里才能看到的传统文化虽已盖上历史的封印,却成为想要追忆过去的人们的一种资源,因相通的血脉而引起共鸣。当陈列开始四处流动,当文物开始展示文化,现在的展览就是过去的生活,现在的生活也将成为未来的展览。(郑艳 刊今日光明日报 本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