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2:文化时评/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浅析话剧《卡布奇诺的咸味》
~~~浅析话剧《卡布奇诺的咸味》
~~~浅析话剧《卡布奇诺的咸味》
~~~浅析话剧《卡布奇诺的咸味》
     
2017年08月26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爱情太短而遗忘太长
浅析话剧《卡布奇诺的咸味》
许仁豪
  ◆许仁豪

  “爱情太短而遗忘太长”,这是南美智利情诗大圣聂鲁达咏叹爱情的经典诗句。美丽中有哀愁,壮阔中有遗憾,这诗句仿佛说明了唯有遗憾才能造就刻骨铭心的爱情。《卡布奇诺的咸味》落幕之时,老去的一对恋人,久别重逢之后,再诉22年前的衷肠,然而物换星移、人事已非,告别了彼此,最后还是回到各自的生活轨迹。是重逢也是告别,主旋律的横笛声幽幽响起,舞台上飘下了细雪,老人望了望天空,呼了口气,踏上了归途。

  我想起了聂鲁达的诗句。

  喻荣军编剧的《卡布奇诺的咸味》带有那样的诗情。不以剧情严密的铺垫为主轴,《卡布奇诺的咸味》说了三段看似毫不相干,却又彼此呼应的小故事。严格来说,推动此剧的主轴不是剧情的起承转合,而是浓烈的情感。三段情感浓烈的独白以及小品,彼此间看似毫无因果关系,却以Send in the Clown一曲的抒情心境串连起来,相互对照呼应,进而堆叠情感,催化人生感悟。

  第一段是女人的独角戏,由田水主演。说的是一个母亲在经历丧子之痛后,引发的人生危机。儿子因下水救人,不幸丧生,母亲面对生存唯一的理由消失,回想起了自己如何从豆蔻少女变成一个自我憎恨的黄脸婆。在五十岁生日之际,挚爱的男人已经从生活里消失,而唯一的寄托,也已经不在人世,她孤独,时间像一只可怕的影子攀附在她的心灵,一点一点啃蚀着赖以为生的最后意义。唯一的救赎是那个被救的孩子,她的儿子用生命换来的新生命,她恨那个母亲,但是在那母亲的眼里看见了自己的倒影,她原谅了她,告诉她把钱拿去给孩子念书,让他变成跟她死去的儿子一样,在社会上有一个位置,不要再当小偷了。这是女人唯一的救赎,剩下的一点希望撑住了她活下去。个人以为这是整个剧本最闪亮的一段,女人在回忆与自我分析中来回,时而忏悔,时而愤恨,时而恐惧,时而焦虑,多重的表演与情感表达,在田水精湛的演出中,把观众拉进了女人复杂幽微的内心世界。

  第二段男人的独角戏由沈磊演出。讲一个男人外遇,出差回家决定跟老婆摊牌的内心挣扎过程。这一段与前一段对比,显得比较扁平,男人的心境转折层次不多,因此演员的状态以及情绪表达也就比较没有变化,比较有意思的是手机使用的安排,让我们看见现代人孤独的本质,科技似乎让人与人的沟通更方便了,但放在舞台这样的媒介上,我们看见的是一个人的自言自语。

  在前两段我们看见的是爱情在婚姻里死亡……而第三段安排老情人的重逢,算是对前两段的一个讽刺性的脚注。人生的本质多么荒谬,这出表面酸甜的人情小品,透过这样的一个对比结构也暗讽了人们追求爱情留下的遗憾。

  这样以情感为主要诉求的诗情小品剧如果能放在一个中小空间演出会更显力量。缩小观众与舞台的距离,让观众沉浸在独白浓烈情感后,从最后一段散文式的留白演绎过程中缓缓抽离,便更能在情真情至之后,打开思考感悟的空间。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56
   第A04版:专栏/评论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动态
   第A10版:影视/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人物
   第A12版:聚焦/文体汇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金融城
   第A18版:封面人物/金融城
   第A19版:金融城/家庭理财
   第A20版:互联网天地/金融城
   第A21版:金融城/基金纵横/金市汇市
   第A22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A23版: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A24版:福彩专版
   第A25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6版:现场/国家艺术杂志
   第A27版:现场/国家艺术杂志
   第A28版:人物/国家艺术杂志
   第A29版:国家艺术杂志/趋势
   第A30版:对话/国家艺术杂志
   第A31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术评论
   第A32版:文化时评/国家艺术杂志
好莱坞的“小鲜肉”为何没有上亿片酬?
扫一扫请关注“新民艺评”
国产纪录片走向世界亟待“临门一脚”
爱情太短而遗忘太长
新民晚报文化时评/国家艺术杂志 A32爱情太短而遗忘太长 2017-08-26 2 2017年08月26日 星期六